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0411&fpage=132
现代兵器2006.09
◆开启战争新时代-世界军事革命浪潮中的无人机
薛霸 杜东冬
美国对无人机作战最为热衷,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不仅装备数量庞大的各类无人机,还投入巨资研发新的不同类型的无人机。美国甚至宣称,F-22以后的新一代战斗机都将是无人的。是什么让无人机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这种在我们印象中像航模一样的东西什么时候起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还是要从美国说起。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和平到来,正相反,美国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参加到各种战争中去。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异常成功和索马里的惨败,让美国人兴起了一种怪圈:"零伤亡战争"。这是美国人在国力、军力空前强大的情况下极度自满的结果。需求决定一切。既然美国人特别强调零伤亡,那么美军此后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军事策略的变迁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战争就是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毁坏物资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强调"零伤亡"并不违背这个定义,只是把胜负关系绝对化了。美国人发展了一系列"不接触作战"的方式和思想,其中无人机以廉价、高效、无人员伤亡顾虑而被三军高度热衷。
任何能够导致战争样式发展改变的背后,都是由工业技术发展作为支撑的。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超高集成电路和微型化电子设备的发展逐渐成熟。先进的计算机可以赋予无人机一定的自我识别和判断能力,先进的数字通讯系统允许提供更复杂的控制信息及时传递;先进廉价的微型GPS/INS导航系统可以让无人机有准确的定位能力;先进的微型传感器能够让无人机对目标看得见和看得更清楚。这四项技术是无人机作战的物质基础。早先,人工智能和先进控制曾是这类机器人技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美国的网络中心化为其提供了一个可实际应用的缓冲:利用网络化数据交换,可以提供原本不可想象的海量数据库。同时,通讯条件的改善也可以提供一个或者数个"人在回路"通道,弥补计算机技术在AI上的缺陷。
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纯辅助作战(20世纪60-70年代)
从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开始,无人机就在战争中有了应用。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无人机主要承担高空侦察任务,其代表型号为美国的"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这种飞机从"火蜂"高空高速靶机改进而来,可以执行照相侦察、电子侦察、电子窃听、电台干扰和抛撤金属箔条等任务,飞行高度12000一15000米。该机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共执行了3435次任务,拍摄了1.45亿张照片,可重复使用。"火蜂"中成绩最好的是一架绰号为"汤姆猫"的无人机,第68次出航记录时被击中或失踪。以60年代电子系统的水平和可靠性而言,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火蜂"是典型的第一代无人机,采用程序控制飞行路线。鉴于当时导航系统的性能,这种无人机的操作和回收相当繁琐,到达目的地的可靠性也很低。即便如此,"火蜂"的损失在美军总损失中所占份额相当小,有效弥补了当时U-2侦察机数量的不足,并且常常作为抛撤金属箔条的前导机进入最危险的空域。
美军也在越南战争中试验了无人机作战,使用"火蜂"家族中的一型-AQM-34Q直接携带227公斤炸弹和"小牛"空地导弹在低空攻击目标。不过这类试验都属于尝试性质,数次试验后就以实用性不足而束之高阁。不过,这也开创了无人机进入作战领域的先河。早期的无人机由于电子设备技术水平问题,一般体积庞大,遥控和程控都无法解决飞机的起飞、降落问题,所以需要大型飞机投放和回收,后勤工作复杂。只有象美苏这样的大国才有足够的实力完成,小国很难应用。
◎廉价无人机普及化(20世纪70年代-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晶体管在各方面取代了电子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也开始开发一系列微型惯性元器件。同时,电子导航以廉价、高精度、设备体积小、价格低廉的优势开始占据主导地位。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局部战争中,各种小型化无人机开始发挥作用,其中以以色列最具代表性。
以色列长期处于"中东火药桶"的中心,从建国开始战争就一直伴随其左右。从战火中锻炼出来的才足真金,以色列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无人机的发展。在70年代,他们发展了由飞机携带投放的一次性诱饵无人机-"参孙"和"黛利拉"。这两个以《圣经》人物命名的诱饵机,前者是滑翔式,后者为涡喷动力,能够模拟高中低空战术飞机的飞行轨迹,用来欺骗雷达和导弹。这两种一次性设备造价不菲。它们和早期的"火蜂"不同,可由战斗机和攻击机携带、发射,体积小,只相当于一枚普通炸弹的尺寸,重量也只有100多公斤。这两种无人机的干扰物不再是单纯的箔条,而是采用可调节的龙勃透镜,能够在雷达屏幕上形成稳定或者闪烁的信号,和真飞机在雷达屏幕上的特征一模一样,就是到现在也很难识别。以色列使用这种诱饵诱使叙利亚预警和火控雷达开机,从而进行反辐射压制。这种战术异常成功,已成为目前高密度地面防空体系突防的标准战术之一。
以色列廉价无人机还包括一种影响非常巨大的型号,这就是"先锋"。"先锋"无人机很小,重量仅有200多公斤。与其它无人机相比,"先锋"更像是航模。但这种结合遥控和计算机程控方式的小型无人机,携带了轻量级的电视/夜视仪和通讯转发器,具有以往军事侦察平台很难提供的近距离实时侦察能力,体积小巧到一辆标准中型军用卡车可以携带4-6架。由于航程短且受到遥控范围的限制,这种飞机飞行高度低,大约为1000~3000米,机体大量采用塑料、玻璃钢和木材,雷达截面积小、飞行速度低,连雷达都很难探测。该机被配置到炮兵部队,用于指挥校射。
"先锋"的出现让世界各国震动。这种用于师/军级、由陆军自己控制的实时侦查系统以往从没有出现过,其对部队的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将起到威力倍增的作用。而这样的好东西偏偏就是一个"航模+民用摄像机+单兵电台"的拼装货。以色列尝到甜头后,迅速将这种无人机发展成一个体系,形成了远中近不同覆盖范围的系列产品。
"先锋"让很多国家意识到,无人机与航模的界限其实是相当模糊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机会。于是,很多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无人机。无人机作为一种武器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同时,在这一时期,无人机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细分发展趋势。发展的方向分别是:可重复使用的长航时高空侦察机、轻型可回收可见光侦察机、一次性电子诱饵无人机、一次性攻击无人机等等。这些无人机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特点:飞行时间长、距离远。比如作为攻击无人机发展的先驱,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在采用计算机设定的路线巡逻时,飞行时间长达4个小时,以主动自杀式攻击来替代以往携带武器发射的攻击方式。这种无人机对抗现代防空系统效果非常理想,连美国也抵抗不住诱惑,在该机基础的上发展了一种自用型号。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人机在军队中所占编制越来越多,各国都将其视为日后发展的重点所在。各式各样的无人机也开始充斥在各大航空展览的门堂上。
◎大分工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进入21世纪,无人机在部队中的装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无人机处于高速发展中,新型号、新能力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廉价的小型无人机方面,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一些新颖的设计。不过,热闹的背后很多问题被表面的狂热所掩盖。从以色列70年代末应用无人机以来,很多国家的无人机还是没有摆脱固定的发射控制结构。也就是说不管飞机飞到哪里,只有原配的发射控制台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其结果是信息接收后仍然处于传统的单向树状传输模式。比如说一架无人机发现目标后,信息传达不到最近的部队那里,而是必须传回到无人机控制站,再由炮兵指挥部中转传递到战区指挥所。这样对部队反应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质的变革。同时,天空中充满了大量分不清敌我的无人机,既无法识别也无法控制。特别是早期一些装备简单的一次性无人机,并没有敌我识别装置。即便有,单兵也很难携带类似的敌我识别装置,容易造成防御上的混乱。因此,一些较为保守的部队对这类无人机有相当的抵触情绪。
即便如此,无人机的发展依然是高速的。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将注意力从技术水平较为简单的型号转向先进概念的复杂无人机。大型无人机有能力携带更复杂的设备,比如多频谱通讯机、热成像仪或者合成孔径雷达,其飞行高度较高,留空时间长达8-10小时,一架就能覆盖一个集团军的作战范围,能够提供抗干扰实时信息发布。美国现在使用的"全球鹰"就是这样的无人机。该机与普通飞机一样在后方机场起降,但比任何一种有人侦察机在战区停留的时间都长,可以为战区指挥提供高清晰数字照片或者实时电视/热成像仪视频。基层指挥官则可以通过不同授权的接收机接收该机的侦察图像和视频。
美军可以根据战斗的激烈程度,控制"全球鹰"的投放数量。据称,"全球鹰"飞行包线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与U-2侦察机相当,并可以提供实时观察,根据战区指挥官的要求直接在危险空域长期盘旋,甚至于下降到危险高度以增加照片分辨率识别目标。而且每架"全球鹰"的使用和维护不再需要在前线进行,可以极大缓解部队对小型无人机的需求,避免战场出现大量难以分辨的低空目标。正是基于这个思路,美国在90年代中后期发展的三种无人侦察机都是大型飞机,"全球鹰"、"捕食者"和"凸鹰"分别用于高中低空侦察。前者使用喷气发动机,后两者尺寸较小,使用螺旋桨发动机,工作高度在6000米左右。
大型无人机的实时性和大载荷给实现直接打击带来了可行性。美国在阿富汗作战时发现,从"全球鹰"或者"捕食者"发现可疑目标,到特种部队或空军打击部队的降临,起码需要30~120分钟。而这些可疑目标的活动时间往往小于这个间歇期,一旦分散就无法继续识别。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自己的无人机上安装了"海尔法"导弹,一架携带两枚"海尔法"导弹的"捕食者"只比轻装时少留空1.2小时。首次成功战例发生在2001年2月,两枚"海尔法"导弹准确击中一辆吉普车,将一位塔利班重要人物击毙。尽管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攻击出自中央情报局之手,但美军相当重视这种实时打击能力,"发现-摧毁"成为一时流行的军事用语。
不过,使用"全球鹰"或者"捕食者"实现实时攻击并不容易。首先,高速远程数据链依靠UHF波段数十KB的带宽很难将视频传输得很好。"全球鹰"因为飞行高度高,主要依靠卫星通讯,有占频的问题,一个空域里不适合投放太多同型号的飞机。也正因为其飞行高度太高,无法使用激光制导的"海尔法"导弹。因此,"全球鹰"主要通过自身携带的GPS/INS定位,靠合成孔径雷达形成高分辨率定位,使用SDB"小直径制导炸弹"进行攻击。
飞行高度3000-6000米的"捕食者"可以满足激光照射器的距离要求,能够使用精度更高的"海尔法"导弹,具有攻击移动车辆的能力。但是"捕食者"的通讯同样通过卫星线路,更多的时候需要依靠战区级甚高频数字通讯。这个技术条件现在看来还是太高了,很少有国家具有美国那样的太空通讯实力。即便是美国,也需要发射一个全新的近地小卫星全球通讯网才能大规模应用。目前,无人机在远程"人在回路"的攻击中主要还是应用在对付单向优势的零星轻武装车辆或者人员。这类目标无防空能力、机动速度慢、目标分散,很适合当前阶段无人机执行打击。
大型无人机功能多、性能强劲,但其出动所需要的后勤支援远比有人机多,综合费效比数倍于当前的打击系统,这决定了无人机暂时不能成为战争的主要打击力量。在执行侦察任务方面,无人机没有营救被击落人员的军事危险,因而能够大行其道,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已经有当仁不让的意味,在阿富汗战争中则几乎是绝对主力。不过,目前无人机自身防御能力不强,除了"全球鹰"飞行高度较高、可以躲避大多数密集的低空防空火力外,所有的无人机哪怕面对并不先进的防空导弹和喷气式战斗机,都没有什么抵御能力。
无人机的大量应用也造成了空域管理混乱。而且美国三军各自发展的无人机很难纳入一个整体空中控制体系中去,特别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发展的一系列一次性无人机。美国国防部对当前无人机发展的混乱状况设想了一个战术分划,即除空军使用的大型中高空无人机用于战区侦察监视外,不允许其他没有标准三军电子应答识别的无人机进入高度超过3000米的空域,一次性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不允许超过1500米。这一做法虽然缓解了美军无人机型号繁多带来的识别混乱。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比如类似于以色列"哈比"这样的自杀式反辐射无人机,既可能是敌人所使用,也有可能是盟友所使用。这种无人机对雷达和通讯指挥系统的压制相当致命,一次可以在一个区域投放超过200架,而且其航程大多超过1000公里,可以从很远的非交战区投放。该机如果与美军自身的低空无人机混淆,很难被发现并区分出来。对此,美国人也相当头疼,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尽量压制以色列销售这样的产品给潜在敌人。从海湾战争以后被放弃的低空超低空制空权问题,正因为无人机的蜂拥而至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了。
◎多极分化导致战斗无人化的出现(从今天到不远的将来)
当前,军事革命正处于一个分界的三岔路口。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作战机器人化思想在军事学术界形成潮流,他们认为无人机和各类无人战斗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取代常规的战机、大炮、甚至士兵。以往战争以人员杀伤的思想要逐渐转移到对器具资源的摧毁上,人类要么面临从战争中抽身而出变成纯粹的资源消耗的比拼,要么将面临更残酷冷血的机器人的大规模屠杀。在这方面,技术领先者总是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优势。
不管有多么激进的思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无人机与作战体系融为一体,以及作战体系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无人机的作用。美国空军研发的一系列隐身无人机不再像"全球鹰"那样气动布局过于常规,由于不考虑载人,其可以做得比较小巧,隐身能力更强。这种飞机除了可以携带侦察设备在危险空域巡逻,还可以执行高精度打击。美国空军设想下一代空战不再是两名骑士般英勇的飞行员进行优雅的决斗,而是采用"牧狩"方式作战-由一架高性能的F-22战机到空中去"放牧"一群执行任务的X-47C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装备有限的被动探测系统,可以告诉有人战机它与什么样的信号有接触,作为其扩展的"眼线"。有人战机和指挥中心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规避威胁。另一方面,有人战机能依靠其优异性能及时打击敌目标,确保掌握制空权。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F-22在空中不一定具有指挥能力,凭借其高速可靠的数据链成为一群X-47C的网络节点。这样,少量的F-22能够在战场上支持数量庞大的X-47C攻击机群,由于都是隐身目标,被探测和发现的机率很小、生存力很高。而且X-47C造价远低于F-22/35这类有人战机,可以获得较大的采购数量。一旦X-47C这类多用途隐身无人机投入服役,必然引发新一代的空战革命。
除去空军复杂的攻击无人机,陆军表现出另一种实用的态度。至少在当前看来,美国陆军并不乐意让无人机取代他的士兵,但出于减小人员伤亡的目的,无人车辆和无人机仍然是其发展关键。美国陆军发展了一系列有自身特色的无人机,与空军极力发展打击能力不同,陆军仍主要将其用作侦察机。他们既有怪异的"黄金眼"、飞碟类的战术分队巷战用途无人机,也有革命性的手掌大小微型无人机,甚至机械昆虫。美国陆军的作法就是务实解决非接触作战的信息采集能力,做到精确高效和低伤亡。此外,陆军一直希望能获得自己独立的空中近距支援能力,"阿帕奇"类攻击直升机只是无法获得类似飞机后的变通。无人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廉价的一次性攻击无人机投放出去可以比召唤空军更快速有效。
美国海军则有着类似于空军的思想,因为他们有着庞大的航空兵部队。海军也很看好隐身无人攻击机,只是他们更激进一些。有部分海军官员认为,从载人飞机结构中解放出来的无人机可以不受很多限制,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好的隐身能力,甚至具有更强的空战能力。两艘2万吨的无人机航母的作战能力有可能与一艘庞大的"尼米兹"航母相当,其执行近岸攻击任务也比传统的大甲板军舰效费比高。无人机的携带性能也很好,"尼米兹"级可以携带约90架有人战斗机,而携带X-45级别无人机的话,则可以超过500架。
以往我们对机器人化作战的最大顾虑是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但随着网络化通讯技术的普及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人在回路"的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行使"人工"智能,让机器人化战场提前实现。这项技术将计算机智能化的限制转移到相对容易解决的高速数字通讯技术上来,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成熟,无人机不需要以往所必须具备的智能、控制、逻辑等功能,而可以通过网络使一个群体来完成一个个体的功能,每个个体都能够从"群思维"中获得各自需要的信息。美国科幻电影《机械公敌》(Irobot)中设想了由母体电脑提供智能控制、子体电脑提供运动控制的思路,这和未来无人机的发展颇有相似之处。远程的超级中央电脑/人脑可以负责目前比较困难的发现、识别、判断和决策工作,子体则只安装简单的逻辑控制和探测设备,以达到廉价普及化。电子工业的摩尔定律将很多不可能的昂贵设备变得如今随处可寻,无人机也从中获利。美国在先期概念开发过程中并不特别强调单一成本,而是极力尝试这种思想实现的可能性。就如同越南战争中"火蜂"无人机投掷炸弹验证失败,到"全球鹰"投放JADM成功一样,这是一个随时间成熟的自然而然的技术更替过程。
随着战争双方都使用和发展无人机技术,战场无人化的趋势开始出现。战场无人化并不等于战争从此就不残酷了,正相反,这是一种单方面对非武装人员杀伤的更残酷的战争方式。无人机的兴起将导致战场攻击策略由点状杀伤滞耗转为重要节点打击,力图切断无人作战赖以存在的中央控制和中继节点。无人机会被更轻易投送到容易产生巨大误伤的区域,对平民和武装人员无差别地杀伤并不因为技术的先进而有所减少。这一点在美国战争科幻电影《绝密飞行》(Stealth)中已经有所体现。
无人机技术正在向很多不同的应用方向发展:大型化无人机将飞行在更高的高度,集中更多更先进的设备;攻击无人机将会分流为大型反复使用攻击机,其更加隐身、灵活;而另一类自杀式无人机则变得更聪明、体积更小巧、造价更低廉,在战场上停留时间也更长;微型无人机会变成一种无孔不入的武器,可以是一只鹰那么大,也可以只有一只蜻蜓那么大,它们是偷窥的眼睛,也可能背负着炸药主动发起攻击。人类对武器的想象力一瞬间被无限扩展了,未来数十年中,各种各样新概念无人机会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用途的无人机也会接踵而至。
人类的战争正在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正如坦克的诞生让"闪电战"成为现代化战争的主流一样,无人机也会因其先进而前瞻的作用成为下一场战争的主流,进而改变战争的面貌。从这一点讲,无论今天我们用多少溢美之词评价无人机在世界军事革命浪潮中的作用和地位,都不会显得过分。描述:图01 "全球鹰"无人高空侦察机
图片:
薛霸 杜东冬
美国对无人机作战最为热衷,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不仅装备数量庞大的各类无人机,还投入巨资研发新的不同类型的无人机。美国甚至宣称,F-22以后的新一代战斗机都将是无人的。是什么让无人机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这种在我们印象中像航模一样的东西什么时候起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还是要从美国说起。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和平到来,正相反,美国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参加到各种战争中去。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异常成功和索马里的惨败,让美国人兴起了一种怪圈:"零伤亡战争"。这是美国人在国力、军力空前强大的情况下极度自满的结果。需求决定一切。既然美国人特别强调零伤亡,那么美军此后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军事策略的变迁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战争就是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毁坏物资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强调"零伤亡"并不违背这个定义,只是把胜负关系绝对化了。美国人发展了一系列"不接触作战"的方式和思想,其中无人机以廉价、高效、无人员伤亡顾虑而被三军高度热衷。
任何能够导致战争样式发展改变的背后,都是由工业技术发展作为支撑的。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超高集成电路和微型化电子设备的发展逐渐成熟。先进的计算机可以赋予无人机一定的自我识别和判断能力,先进的数字通讯系统允许提供更复杂的控制信息及时传递;先进廉价的微型GPS/INS导航系统可以让无人机有准确的定位能力;先进的微型传感器能够让无人机对目标看得见和看得更清楚。这四项技术是无人机作战的物质基础。早先,人工智能和先进控制曾是这类机器人技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美国的网络中心化为其提供了一个可实际应用的缓冲:利用网络化数据交换,可以提供原本不可想象的海量数据库。同时,通讯条件的改善也可以提供一个或者数个"人在回路"通道,弥补计算机技术在AI上的缺陷。
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纯辅助作战(20世纪60-70年代)
从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开始,无人机就在战争中有了应用。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无人机主要承担高空侦察任务,其代表型号为美国的"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这种飞机从"火蜂"高空高速靶机改进而来,可以执行照相侦察、电子侦察、电子窃听、电台干扰和抛撤金属箔条等任务,飞行高度12000一15000米。该机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共执行了3435次任务,拍摄了1.45亿张照片,可重复使用。"火蜂"中成绩最好的是一架绰号为"汤姆猫"的无人机,第68次出航记录时被击中或失踪。以60年代电子系统的水平和可靠性而言,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火蜂"是典型的第一代无人机,采用程序控制飞行路线。鉴于当时导航系统的性能,这种无人机的操作和回收相当繁琐,到达目的地的可靠性也很低。即便如此,"火蜂"的损失在美军总损失中所占份额相当小,有效弥补了当时U-2侦察机数量的不足,并且常常作为抛撤金属箔条的前导机进入最危险的空域。
美军也在越南战争中试验了无人机作战,使用"火蜂"家族中的一型-AQM-34Q直接携带227公斤炸弹和"小牛"空地导弹在低空攻击目标。不过这类试验都属于尝试性质,数次试验后就以实用性不足而束之高阁。不过,这也开创了无人机进入作战领域的先河。早期的无人机由于电子设备技术水平问题,一般体积庞大,遥控和程控都无法解决飞机的起飞、降落问题,所以需要大型飞机投放和回收,后勤工作复杂。只有象美苏这样的大国才有足够的实力完成,小国很难应用。
◎廉价无人机普及化(20世纪70年代-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晶体管在各方面取代了电子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也开始开发一系列微型惯性元器件。同时,电子导航以廉价、高精度、设备体积小、价格低廉的优势开始占据主导地位。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局部战争中,各种小型化无人机开始发挥作用,其中以以色列最具代表性。
以色列长期处于"中东火药桶"的中心,从建国开始战争就一直伴随其左右。从战火中锻炼出来的才足真金,以色列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无人机的发展。在70年代,他们发展了由飞机携带投放的一次性诱饵无人机-"参孙"和"黛利拉"。这两个以《圣经》人物命名的诱饵机,前者是滑翔式,后者为涡喷动力,能够模拟高中低空战术飞机的飞行轨迹,用来欺骗雷达和导弹。这两种一次性设备造价不菲。它们和早期的"火蜂"不同,可由战斗机和攻击机携带、发射,体积小,只相当于一枚普通炸弹的尺寸,重量也只有100多公斤。这两种无人机的干扰物不再是单纯的箔条,而是采用可调节的龙勃透镜,能够在雷达屏幕上形成稳定或者闪烁的信号,和真飞机在雷达屏幕上的特征一模一样,就是到现在也很难识别。以色列使用这种诱饵诱使叙利亚预警和火控雷达开机,从而进行反辐射压制。这种战术异常成功,已成为目前高密度地面防空体系突防的标准战术之一。
以色列廉价无人机还包括一种影响非常巨大的型号,这就是"先锋"。"先锋"无人机很小,重量仅有200多公斤。与其它无人机相比,"先锋"更像是航模。但这种结合遥控和计算机程控方式的小型无人机,携带了轻量级的电视/夜视仪和通讯转发器,具有以往军事侦察平台很难提供的近距离实时侦察能力,体积小巧到一辆标准中型军用卡车可以携带4-6架。由于航程短且受到遥控范围的限制,这种飞机飞行高度低,大约为1000~3000米,机体大量采用塑料、玻璃钢和木材,雷达截面积小、飞行速度低,连雷达都很难探测。该机被配置到炮兵部队,用于指挥校射。
"先锋"的出现让世界各国震动。这种用于师/军级、由陆军自己控制的实时侦查系统以往从没有出现过,其对部队的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将起到威力倍增的作用。而这样的好东西偏偏就是一个"航模+民用摄像机+单兵电台"的拼装货。以色列尝到甜头后,迅速将这种无人机发展成一个体系,形成了远中近不同覆盖范围的系列产品。
"先锋"让很多国家意识到,无人机与航模的界限其实是相当模糊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机会。于是,很多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无人机。无人机作为一种武器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同时,在这一时期,无人机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细分发展趋势。发展的方向分别是:可重复使用的长航时高空侦察机、轻型可回收可见光侦察机、一次性电子诱饵无人机、一次性攻击无人机等等。这些无人机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特点:飞行时间长、距离远。比如作为攻击无人机发展的先驱,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在采用计算机设定的路线巡逻时,飞行时间长达4个小时,以主动自杀式攻击来替代以往携带武器发射的攻击方式。这种无人机对抗现代防空系统效果非常理想,连美国也抵抗不住诱惑,在该机基础的上发展了一种自用型号。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人机在军队中所占编制越来越多,各国都将其视为日后发展的重点所在。各式各样的无人机也开始充斥在各大航空展览的门堂上。
◎大分工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进入21世纪,无人机在部队中的装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无人机处于高速发展中,新型号、新能力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廉价的小型无人机方面,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一些新颖的设计。不过,热闹的背后很多问题被表面的狂热所掩盖。从以色列70年代末应用无人机以来,很多国家的无人机还是没有摆脱固定的发射控制结构。也就是说不管飞机飞到哪里,只有原配的发射控制台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其结果是信息接收后仍然处于传统的单向树状传输模式。比如说一架无人机发现目标后,信息传达不到最近的部队那里,而是必须传回到无人机控制站,再由炮兵指挥部中转传递到战区指挥所。这样对部队反应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质的变革。同时,天空中充满了大量分不清敌我的无人机,既无法识别也无法控制。特别是早期一些装备简单的一次性无人机,并没有敌我识别装置。即便有,单兵也很难携带类似的敌我识别装置,容易造成防御上的混乱。因此,一些较为保守的部队对这类无人机有相当的抵触情绪。
即便如此,无人机的发展依然是高速的。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将注意力从技术水平较为简单的型号转向先进概念的复杂无人机。大型无人机有能力携带更复杂的设备,比如多频谱通讯机、热成像仪或者合成孔径雷达,其飞行高度较高,留空时间长达8-10小时,一架就能覆盖一个集团军的作战范围,能够提供抗干扰实时信息发布。美国现在使用的"全球鹰"就是这样的无人机。该机与普通飞机一样在后方机场起降,但比任何一种有人侦察机在战区停留的时间都长,可以为战区指挥提供高清晰数字照片或者实时电视/热成像仪视频。基层指挥官则可以通过不同授权的接收机接收该机的侦察图像和视频。
美军可以根据战斗的激烈程度,控制"全球鹰"的投放数量。据称,"全球鹰"飞行包线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与U-2侦察机相当,并可以提供实时观察,根据战区指挥官的要求直接在危险空域长期盘旋,甚至于下降到危险高度以增加照片分辨率识别目标。而且每架"全球鹰"的使用和维护不再需要在前线进行,可以极大缓解部队对小型无人机的需求,避免战场出现大量难以分辨的低空目标。正是基于这个思路,美国在90年代中后期发展的三种无人侦察机都是大型飞机,"全球鹰"、"捕食者"和"凸鹰"分别用于高中低空侦察。前者使用喷气发动机,后两者尺寸较小,使用螺旋桨发动机,工作高度在6000米左右。
大型无人机的实时性和大载荷给实现直接打击带来了可行性。美国在阿富汗作战时发现,从"全球鹰"或者"捕食者"发现可疑目标,到特种部队或空军打击部队的降临,起码需要30~120分钟。而这些可疑目标的活动时间往往小于这个间歇期,一旦分散就无法继续识别。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自己的无人机上安装了"海尔法"导弹,一架携带两枚"海尔法"导弹的"捕食者"只比轻装时少留空1.2小时。首次成功战例发生在2001年2月,两枚"海尔法"导弹准确击中一辆吉普车,将一位塔利班重要人物击毙。尽管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攻击出自中央情报局之手,但美军相当重视这种实时打击能力,"发现-摧毁"成为一时流行的军事用语。
不过,使用"全球鹰"或者"捕食者"实现实时攻击并不容易。首先,高速远程数据链依靠UHF波段数十KB的带宽很难将视频传输得很好。"全球鹰"因为飞行高度高,主要依靠卫星通讯,有占频的问题,一个空域里不适合投放太多同型号的飞机。也正因为其飞行高度太高,无法使用激光制导的"海尔法"导弹。因此,"全球鹰"主要通过自身携带的GPS/INS定位,靠合成孔径雷达形成高分辨率定位,使用SDB"小直径制导炸弹"进行攻击。
飞行高度3000-6000米的"捕食者"可以满足激光照射器的距离要求,能够使用精度更高的"海尔法"导弹,具有攻击移动车辆的能力。但是"捕食者"的通讯同样通过卫星线路,更多的时候需要依靠战区级甚高频数字通讯。这个技术条件现在看来还是太高了,很少有国家具有美国那样的太空通讯实力。即便是美国,也需要发射一个全新的近地小卫星全球通讯网才能大规模应用。目前,无人机在远程"人在回路"的攻击中主要还是应用在对付单向优势的零星轻武装车辆或者人员。这类目标无防空能力、机动速度慢、目标分散,很适合当前阶段无人机执行打击。
大型无人机功能多、性能强劲,但其出动所需要的后勤支援远比有人机多,综合费效比数倍于当前的打击系统,这决定了无人机暂时不能成为战争的主要打击力量。在执行侦察任务方面,无人机没有营救被击落人员的军事危险,因而能够大行其道,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已经有当仁不让的意味,在阿富汗战争中则几乎是绝对主力。不过,目前无人机自身防御能力不强,除了"全球鹰"飞行高度较高、可以躲避大多数密集的低空防空火力外,所有的无人机哪怕面对并不先进的防空导弹和喷气式战斗机,都没有什么抵御能力。
无人机的大量应用也造成了空域管理混乱。而且美国三军各自发展的无人机很难纳入一个整体空中控制体系中去,特别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发展的一系列一次性无人机。美国国防部对当前无人机发展的混乱状况设想了一个战术分划,即除空军使用的大型中高空无人机用于战区侦察监视外,不允许其他没有标准三军电子应答识别的无人机进入高度超过3000米的空域,一次性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不允许超过1500米。这一做法虽然缓解了美军无人机型号繁多带来的识别混乱。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比如类似于以色列"哈比"这样的自杀式反辐射无人机,既可能是敌人所使用,也有可能是盟友所使用。这种无人机对雷达和通讯指挥系统的压制相当致命,一次可以在一个区域投放超过200架,而且其航程大多超过1000公里,可以从很远的非交战区投放。该机如果与美军自身的低空无人机混淆,很难被发现并区分出来。对此,美国人也相当头疼,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尽量压制以色列销售这样的产品给潜在敌人。从海湾战争以后被放弃的低空超低空制空权问题,正因为无人机的蜂拥而至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了。
◎多极分化导致战斗无人化的出现(从今天到不远的将来)
当前,军事革命正处于一个分界的三岔路口。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作战机器人化思想在军事学术界形成潮流,他们认为无人机和各类无人战斗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取代常规的战机、大炮、甚至士兵。以往战争以人员杀伤的思想要逐渐转移到对器具资源的摧毁上,人类要么面临从战争中抽身而出变成纯粹的资源消耗的比拼,要么将面临更残酷冷血的机器人的大规模屠杀。在这方面,技术领先者总是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优势。
不管有多么激进的思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无人机与作战体系融为一体,以及作战体系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无人机的作用。美国空军研发的一系列隐身无人机不再像"全球鹰"那样气动布局过于常规,由于不考虑载人,其可以做得比较小巧,隐身能力更强。这种飞机除了可以携带侦察设备在危险空域巡逻,还可以执行高精度打击。美国空军设想下一代空战不再是两名骑士般英勇的飞行员进行优雅的决斗,而是采用"牧狩"方式作战-由一架高性能的F-22战机到空中去"放牧"一群执行任务的X-47C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装备有限的被动探测系统,可以告诉有人战机它与什么样的信号有接触,作为其扩展的"眼线"。有人战机和指挥中心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规避威胁。另一方面,有人战机能依靠其优异性能及时打击敌目标,确保掌握制空权。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F-22在空中不一定具有指挥能力,凭借其高速可靠的数据链成为一群X-47C的网络节点。这样,少量的F-22能够在战场上支持数量庞大的X-47C攻击机群,由于都是隐身目标,被探测和发现的机率很小、生存力很高。而且X-47C造价远低于F-22/35这类有人战机,可以获得较大的采购数量。一旦X-47C这类多用途隐身无人机投入服役,必然引发新一代的空战革命。
除去空军复杂的攻击无人机,陆军表现出另一种实用的态度。至少在当前看来,美国陆军并不乐意让无人机取代他的士兵,但出于减小人员伤亡的目的,无人车辆和无人机仍然是其发展关键。美国陆军发展了一系列有自身特色的无人机,与空军极力发展打击能力不同,陆军仍主要将其用作侦察机。他们既有怪异的"黄金眼"、飞碟类的战术分队巷战用途无人机,也有革命性的手掌大小微型无人机,甚至机械昆虫。美国陆军的作法就是务实解决非接触作战的信息采集能力,做到精确高效和低伤亡。此外,陆军一直希望能获得自己独立的空中近距支援能力,"阿帕奇"类攻击直升机只是无法获得类似飞机后的变通。无人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廉价的一次性攻击无人机投放出去可以比召唤空军更快速有效。
美国海军则有着类似于空军的思想,因为他们有着庞大的航空兵部队。海军也很看好隐身无人攻击机,只是他们更激进一些。有部分海军官员认为,从载人飞机结构中解放出来的无人机可以不受很多限制,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好的隐身能力,甚至具有更强的空战能力。两艘2万吨的无人机航母的作战能力有可能与一艘庞大的"尼米兹"航母相当,其执行近岸攻击任务也比传统的大甲板军舰效费比高。无人机的携带性能也很好,"尼米兹"级可以携带约90架有人战斗机,而携带X-45级别无人机的话,则可以超过500架。
以往我们对机器人化作战的最大顾虑是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但随着网络化通讯技术的普及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人在回路"的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行使"人工"智能,让机器人化战场提前实现。这项技术将计算机智能化的限制转移到相对容易解决的高速数字通讯技术上来,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成熟,无人机不需要以往所必须具备的智能、控制、逻辑等功能,而可以通过网络使一个群体来完成一个个体的功能,每个个体都能够从"群思维"中获得各自需要的信息。美国科幻电影《机械公敌》(Irobot)中设想了由母体电脑提供智能控制、子体电脑提供运动控制的思路,这和未来无人机的发展颇有相似之处。远程的超级中央电脑/人脑可以负责目前比较困难的发现、识别、判断和决策工作,子体则只安装简单的逻辑控制和探测设备,以达到廉价普及化。电子工业的摩尔定律将很多不可能的昂贵设备变得如今随处可寻,无人机也从中获利。美国在先期概念开发过程中并不特别强调单一成本,而是极力尝试这种思想实现的可能性。就如同越南战争中"火蜂"无人机投掷炸弹验证失败,到"全球鹰"投放JADM成功一样,这是一个随时间成熟的自然而然的技术更替过程。
随着战争双方都使用和发展无人机技术,战场无人化的趋势开始出现。战场无人化并不等于战争从此就不残酷了,正相反,这是一种单方面对非武装人员杀伤的更残酷的战争方式。无人机的兴起将导致战场攻击策略由点状杀伤滞耗转为重要节点打击,力图切断无人作战赖以存在的中央控制和中继节点。无人机会被更轻易投送到容易产生巨大误伤的区域,对平民和武装人员无差别地杀伤并不因为技术的先进而有所减少。这一点在美国战争科幻电影《绝密飞行》(Stealth)中已经有所体现。
无人机技术正在向很多不同的应用方向发展:大型化无人机将飞行在更高的高度,集中更多更先进的设备;攻击无人机将会分流为大型反复使用攻击机,其更加隐身、灵活;而另一类自杀式无人机则变得更聪明、体积更小巧、造价更低廉,在战场上停留时间也更长;微型无人机会变成一种无孔不入的武器,可以是一只鹰那么大,也可以只有一只蜻蜓那么大,它们是偷窥的眼睛,也可能背负着炸药主动发起攻击。人类对武器的想象力一瞬间被无限扩展了,未来数十年中,各种各样新概念无人机会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用途的无人机也会接踵而至。
人类的战争正在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正如坦克的诞生让"闪电战"成为现代化战争的主流一样,无人机也会因其先进而前瞻的作用成为下一场战争的主流,进而改变战争的面貌。从这一点讲,无论今天我们用多少溢美之词评价无人机在世界军事革命浪潮中的作用和地位,都不会显得过分。描述:图01 "全球鹰"无人高空侦察机
图片:
描述:图02 雷声公司研制的AQM-37高速无人机,能在30000米高度以M4.0速度飞行,尚属于美国早期高空高速技术的探索型验证机
图片:
图片:
描述:图03 冷战时期美国研制的3倍音速无人侦察机D-21需由"黑鸟"背负到18000米高度、M2.5以上才能发射,该机曾数次穿越苏联领空
图片:
描述:图04 美国"先锋"无人机
图片:
描述:图05 "先锋"无人机的控制台和控制站
图片:
图片:
描述:图04 美国"先锋"无人机
图片:
描述:图05 "先锋"无人机的控制台和控制站
图片:
描述:图06 "火蜂"无人机家族中的BGM-34B/C和AGM-34V已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可使用"宝石路"、"小牛"等精确制导武器
图片:
图片:
描述:图07 仅有数十克重量、手掌大小的微型无人机,有可能是未来单兵武器发展的一个重点
图片:
图片:
描述:图08 与V-22采用类似布局的TURS无人机,其飞行距离和速度相对于涵道无人机更具优势
图片:
图片:
述:图09 X-47C是美国海军唯一的隐身无人机计划,有可能成为未来其主力舰载机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0 RQ-8A"火力侦察兵"能为军舰提供远距离超低空监视,亦有攻击能力
图片:
图片:
◆天行"捕食者"
吴涛 杜东冬
近年来,攻击无人机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迅速升温起来,很多国家相继展开研究。攻击无人机按机型的设计针对性与发展路数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设计之初,就是主要作为攻击无人机,如美国X-45、欧洲"神经元"等;另一类是在现有无人侦察机基础上进行改装,为其加挂武器,使之具备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捕食者"(大题图)作为第一个投入实用的、由侦察无人机成功演进为可发射导弹的攻击无人机型号,就是这类机型的经典之作。
◎悄然问世 原型"捕食者"
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网络中心战"初显威力。但美军发现,其信息化作战还存在两个薄弱环节。首先,以有人驾驶侦察机、侦察卫星等为主的战场侦察/监控体系,满足不了网络一体化作战对"全程实时战场监视能力"的信息要求。再者,有人驾驶飞机在执行对目标持续跟踪与打击火力引导方面的安全性很差,执行此类任务人员的伤亡率相当高,甚至超过了作战飞机的飞行员伤亡比例。
虽然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也使用了一些无人机来执行侦察任务,但投入使用的都是航程较短的中小型无人机,其活动半径、留空时间、对目标的侦察/监视方式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等均不理想。美国人很善于总结战争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教训以很高的效率转化应用到改进部队的战斗力上。海湾战争后,美军便开始寻求一种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一定区域内的侦察监视工作,可为战区指挥官及战场上空的飞行员等传输有关敌军活动的实时视频信息,并引导精确火力对目标进行打击和毁伤评估。
1993年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先进概念技术验证项目"(ACTD)。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在改进型"蚋蚊"750的基础上,研制出一款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参与竟标。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活动半径为926公里时滞空时间不小于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不小于40小时,在活动半径内具有全程可控飞行能力,飞行高度不低于7200米,有效载荷不小于200公斤。机载设备包括光电/红外传感设备和合成孔径雷达、情报信息设备、激光指示器、成像传输与视频分配系统等,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进行全天候侦察、目标识别和火力引导等任务,在不同的波段都可以将实时彩色图像传递给控制站。
经过竞标,美军发现这个方案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并很快在1994年1月7日与通用原子公司签下了发展合同。军方要求生产商在30个月内生产10架无人机和3个地面站等一系列完整系统。威斯汀豪斯公司和L3通信公司作为子系统分包商分别负责合成孔径雷达和卫星通讯系统的研制,波音公司则负责智能工作站和任务计划系统。1994年7月3日,第一架无人机原型机首飞,首批3架飞机和一个地面站于同年10月交付。该无人机系统被正式命名为RQ-1,也就是后来的"捕食者"-A。在第一架原型机首飞后仅仅一年也就是1995年7月,美军就急不可待地把尚未正式定型的"捕食者"部署到波斯尼亚执行任务,为联合国部队战场指挥部提供所需情报,并监视和中转显示敌方行动的图像,创下了二战后军用飞行器从首架原型机试飞到投入战场实用的最短时间记录。
◎初露锋芒 第一代"捕食者"
飞机性能及装备 "捕食者"与其前身"蚋蚊"750在外观上极其相似,布置于机身后端的螺旋桨发动机、大展弦比的主翼和左右下垂的倒V字形的尾翼等特征完全相同。但是"捕食者"的主翼翼展减少了2.1米,机体长度增加了1米。从外形上看,最大不同之处是"捕食者"-A机头部为了安置卫星天线而呈膨胀形状,而"蚋蚊"的头部则没有鼓起。另一个外形上的不同是"捕食者"在向下倒V字形全动尾翼的正下方设有很短的垂直安定面,而"蚋蚊"就没有这样的垂直安定面。
"捕食者"是一种相当大型的无人机,在"全球鹰"问世之前,它足美国最大的无人侦察机,大小相当于F-16战斗机的一半。该机全长8.13米,主翼展14.85米,机翼面积11.45平方米,螺旋桨直径1.73米,空重1020公斤,有效载荷204公斤。该无人机可满载110升高辛烷值汽油,为长滞空时间提供了保证。其巡航速度为126公里/时-162公里/时,最大平飞速度202公里/时,最大升限7620米,活动半径为926公里,续航时间(在活动半径内)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长达42小时,创造了当时无人机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
"捕食者"采用标准轮式起飞和着陆,紧急情况可伞降回收。该机的可伸缩轮式起落架在无人机界也是首创。起落架采用可伸缩方式不仅能减小阻力和雷达散射截面,还不会阻碍载荷的视界。当飞行器携带大负载起落时,起落架还可使螺旋桨距地有足够的距离。机身结构材料主要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和凯芙拉复合材料,具有一定隐身能力,雷达横截面积(RCS)仅有1平方米左右。其倒V形全动尾翼设计比较独特,不仅能保护螺旋桨,还能使尾翼的控制面避开机翼产生的紊流。"捕食者"采用大展弦比层流复合机翼,机翼控制面包括外侧副翼和2/3处翼展的内侧襟翼,内侧襟翼位于弦线的70%处。整个机翼包括伺服机构、微处理控制器、照明设备、磁力计和空速管。机翼被两个销钉锁定,借助这两个销钉机翼可很容易地安装和拆卸。4名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把机翼从储运箱内取出,到完成安装、检测和飞行前准备等工作只需2小时。
为了给机载光电侦察设备等留出机头空间和执行任务时设备视界不受影响,"捕食者"的发动机设置在机身的后部,通过1部减速齿轮箱驱动1副推进式变距螺旋桨。原型机的发动机为80马力的液冷双燃烧四缸罗泰克斯912发动机,驱动直径1.5米的螺旋桨,原型机的编号为RQ-1K。标准生产型改为113马力的罗泰克斯914涡轮增压发动机,螺旋桨的直径也增大为1.73米,编号改为RQ-1L,这也是"捕食者"原型机与标准生产型之间的主要区别。
"捕食者"的航电设备包括前视飞行控制摄像机、利顿LN-100GPS/INS导航系系统和自动驾驶仪/飞行管理系统等。该机安装有两个数据传输系统:一个是C波段数据链路系统,这是一种视距内通信的数传系统,通信距离为270公里左右。另一个是卫星数传系统,这是一种超视距卫星中继数传系统,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特高频卫星链路系统,用于控制和提供无人机工作状态报告,每隔10-60秒向地面站传输一幅静止图像;二是Ku波段卫星链路,只要无人机处于卫星信号的覆盖范围之内,即可实时传输无人机探测到的高清晰度图像信息和向无人机传送任务控制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捕食者"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长航时、全程战场监视与目标指引的飞行器,其传送的不再足以往航空侦察时所拍的照片,而是实时彩色视频图像。另外,"捕食者"还创造了无人机926-3704公里远程控制和信息传输距离的世界之最,直到后来"全球鹰"问世后这个纪录才被刷新。
作为美军的寄于厚望的主力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捕食者"整个系统的核心也就是任务载荷部分直到今天也堪称"奢华"。该机安装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器:1台前视电视摄像机、1部激光测距/指示设备、1部第三代高分辨率前视红外系统、1台能在可见光和中红外两个频段成像的柯达CCD变焦彩色摄像机以及1部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的前视红外系统有6个可调焦距,最小为16毫米、最大为560毫米。这些设备安装在一个由雷声公司研制的AN/AAS-44(V)"多频谱目标获取系统"(MTS)球型转塔内。为了获取高清晰图像,转塔内配有由固态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组成的IMU系统稳定组件,以消除无人机飞行时的抖动对光电传感器平台的影响。装备于RQ-比型无人机上的转塔型号为MTS-A,直径为432毫米。MTS-A可担负全天候侦察、远程监视、目标捕获/识别和持续跟踪等任务,并能为"海尔法"、"小牛"和"宝石路"等多种制导弹药提供目标照射指示。"捕食者"的AN/ZPQ-1"特萨"合成孔径雷达重30.8公斤,有X、L和特高频三个工作波段,探测距离4-11.2公里,目标图像分辨率为0.3米,对固定目标的发现概率为95%,对活动目标的发现概率可达70%以上。依靠先进的光电/红外传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捕食者"能够监视14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系统组成和地面控制站 整个系统由4架RQ-1L"捕食者"、一个地面控制站、一套AN/TSQ-190(V)"特洛伊人"spirit Ⅱ卫星数据链终端/数据分发系统、一套地面保障/维护设备及28名工作人员组成,其中有6名无人机飞行操作员、12名任务载荷操作员、4名协调员和6名维修人员。为了便于装运和维护,"捕食者"机身的有些部件可以拆卸,如机身、机翼、尾翼、螺旋桨、卫星天线以及任务载荷模块。该机机身可以分解为6个基本单元,即两个主翼为2个单元,两个尾翼为2个单元,前机体和后机体为2个单元,装在一个小型储运箱内。这种易拆卸的小储运箱使得装运该机的工作非常方便快捷。
为了便于机动部署,地面控制站是以方舱的形式安装在一个拖车上,AN/TSQ-190(V)"特洛伊人"spirit Ⅱ卫星数据链终端/数据分发系统直接安装在"悍马"高机动越野车底盘上,整个系统可由C-130空运。在控制站内,配有控制台和供操作员用的显示器,可使操作员监视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光电/红外设备等载荷和飞行器子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站采用类似于人类逻辑思维方式的软件算法来监视无人机及其载荷运行状态,并引入了现代化的模块化设计概念,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设置和方便对系统进行升级。比较有创见性的是,该地面控制站可通用于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制造的所有无人机。这样用户既使更换了由通用公司生产的其他型号无人机,仍可保留现有地面控制站,只需对相应软件进行升级。
在控制站方舱内,设有无人机操作员、任务载荷操作员和雷达操作员控制台,以及数据维护、任务规划和通信终端工作区。无人机操作员通常使用左手边的工位,而任务载荷操作员则使用右手边的操作工位,无人机操作员和任务载荷操作员的控制台具有互操作能力。每个工位上方50厘米处的监视器用于显示数字地图、进行任务规划和监视任务的完成情况,可通过屏幕上的菜单对任务规划进行修改。地面控制站配有一条甚高频(UHF)无线电对讲系统,操作员可以通过它实现各控制站之间的通讯。另外,外置的语音/数据通讯系统可供操作员通过现有的指令通讯网络发送和接收语音/数据信息。
操作员工位的平视显示器主要显示无人机头部电视摄像机的图像,用于对其进行起降等状态的控制,驾驶无人机所需的所有数据也都显示在这里。有问题时,该显示器上部会显示出醒目的彩色编码警报。这样在飞行(特别是起降)过程中,操作员不但可以专注于该显示器中飞行参数的显示,还可以监视警报。在操作员工位的地板上,还装有无人机的方向舵/刹车踏板,用于对飞行状态的控制。任务载荷操作员工位的平视显示器通常显示光电/红外设备的视频信号。它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图标,典型的载荷图标表示全覆盖;而动条形图标表示载荷的高度和视场。飞行器的位置和航向信息显示在显示器的上部,目标的图像信息则显示在下部。
实战检验 1995年7月29日,美军首次将5架"捕食者"部署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1996年3月又在匈牙利作进一步的部署。在北约空军1995年8月30日至9月15日对波黑塞族的空袭行动中,"捕食者"是实施立体侦察的主要装备,为联合国部队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大量情报。"捕食者"-A通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光电和红外传感器能透过云雾和伪装昼夜探测和拍摄到塞族军队各种目标的图像,并引导北约飞机迅速找到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在波黑的行动中,"捕食者"共空中值勤120天,完成任务128项,飞行时间长达850小时。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5架"捕食者"投入使用,同样扮演了侦察兵的角色。该机先进的探测设备能在3000米高空对各种地面目标实施准确、及时的定位,并能参照GPS导航系统所提供的坐标将观察到的目标自动标显在数据地图的网格坐标上。在执行任务时,空袭的北约战机对"捕食者"提供的目标进行轰炸后,再由后者进行目标毁伤评估。如果打击效果不佳,则由"捕食者"引导对目标再次进行打击。在战争期间,"捕食者"是唯一能提供战区范围内实时图像情报的无人机。在南联盟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该机在战区上空进行昼夜不停的侦察和监视,倍受北约军方重视。但是,在波黑和科索沃的行动中一共损失了4架"捕食者",这也使得美国军方对这种当初认为是"最理想的战场侦察与监视装备"是否存在不足进行反思。
通过实战的检验,美军开始总结"捕食者"在实战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于当时军方太心急,派往战场上的"捕食者"中,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装合成孔径雷达,仅配备了光电/红外设备和激光测距机等光学器材。当受到巴尔干半岛复杂气象条件影响时,为了便于观测目标而不得不把飞行高度降至云层以下。而该机的外形尺寸在当时是所有无人侦察机中最大的,其飞行速度也较慢,降到中低空时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实战中,有两架"捕食者"甚至被塞族军队的高射炮所击落,而且机上自动引爆装置失灵,各种先进传感器等设备也随之全部落入塞族军队手中。
另外,"捕食者"虽然具有很强的战场侦察与实时监视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正在发展中的"一体化网络作战"对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要求。但是,该机仍存在发现并确认目标后火力不能迅速到位的问题,很多战机因此怡误。
◎从侦察到攻击升级型"捕食者"
经过实战检验,美军开始对"捕食者"进行改进,以使其可以挂载精确制导武器。为适应挂载弹药的要求,RQ-1在机翼中段增加了两个挂架,对翼梁等主要承力部位进行加强,并加装了相应的发射单元组件。
经过改进后,"捕食者"的第一阶段导弹发射试验于2001年2月16日开始。第一次发射在加州中国湖靶场进行。此次试验,无人机是在地面操纵人员的视线之内进行发射的。该机两翼下各挂一枚未装战斗部的"海尔法"导弹,在高度610米、速度130公里/时、距离目标约5公里时发射导弹。这次试验被称为"非自身激光照射"试验,既由地面部队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并发送信号给无人机,然后"捕食者"-A依次将两枚导弹射向目标,结果两枚导弹均命中。
第二次发射试验于2001年2月21日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附近的印第安斯普林空军辅助机场进行。这一次"捕食者"在地面操纵人员的视线之外,通过Ku波段卫星数据链在数百公里外进行远距离控制。当该机飞到610米高度后用机载激光指示器从空中照射目标,然后发射一枚未装战斗部的导弹,命中了一辆静止的坦克。2月21日当天还进行的第三次发射试验是"可行性验证飞行试验",这次"捕食者"发射的不再是未装战斗部的"哑弹",而是一枚实弹,直接命中作为靶子的坦克炮塔。这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让美军欣喜若狂,因为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无人攻击时代"即将来临。
第二阶段的导弹发射试验于2001年6月开始,在这一阶段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开始把"海尔法"导弹的发射高度从610米升高到更有利于生存的4570米。这比此前的试验更具实战意义。在试验之前,又对机上的任务载荷进行了改装,将AN/AAS-44(V)"多频谱目标获取系统"球型转塔换成了AN/AAS-52(V)"多频谱目标指标系统"球型转塔。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指示器,并将光电/红外探测器的最大工作高度增加到9100米。改装后的"捕食者"被命名为MQ-1L,M代表多用途,与以往只具有侦察和目标指示能力的RQ-1L区分开来。
考虑到发射高度的变化,这次试验所用的导弹也改为能够在4500米高度截获目标的AGM-114K。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试验结果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那么第二阶段的试验则让美军又一次愁上眉头。此阶段进行的16次发射试验,有些导弹命中、有些脱靶,命中率并非理想。
经过分析,问题还是在导弹上。AGM-114K"海尔法"导弹虽然在理论上具备4500米高度发射并截获目标的能力,但其并非真正按高空发射标准设计,4000米左右的高度其实已经到了AGM-114K导弹导引头高低视界的边限,因此在高空发射试验时有脱靶实属正常。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随后美军为MQ-1L"捕食者"专门配套改进了一款"海尔法"导弹。改进升级后"海尔法"正式编号为AGM-114P(P代表"捕食者"),主要是扩大了激光导引头的搜索范围。改进后的"海尔法"导弹激光导引头高低视界从±8°增加到了±90°,能在6000~7500米高度发射。使用升级后的"海尔法"导弹,"捕食者"能在30秒内完成对既定目标的攻击。经过10次成功试射后,AGM-114P导弹成为美军第一种获得正式批准装备"捕食者"的机载武器。
经过两个阶段的试验后,具备对地攻击的MQ-1L无人机开始在阿富汗、也门和伊拉克投入实战。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于2001年10月17日首次使用MQ-1L发射"海尔法"导弹,摧毁了一辆塔利班的坦克,首开无人机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地面目标之先河。据说,一架MQ-1L"捕食者"还曾发现了奥马尔的汽车,但由于地面指挥官决策拖延,丢失了良机。2001年11月3日,美军出动携带"海尔法"导弹的MQ-1L无人机,击毙了本.拉登的助手阿提夫。2002年9月,在伊拉克南部禁飞区进行巡逻任务的"捕食者"向伊境内的一个地空导弹阵地发射了一枚"海尔法"导弹。在伊拉克战争中,2003年3月22日,一架"捕食者"使用"海尔法"导弹攻击了伊南部阿马拉赫城外的ZSU-23-4自行防空高炮阵地。
美军总结报告中认为,"捕食者"的攻击任务完成率为78%。在伊拉克战争后期,该机执行任务时更多的是在起飞后,将其控制权由远方的地面控制站转交给正在空中巡逻的AC-130飞机,由后者直接控制"捕食者"对特定区域进行搜索和目标指引。这可以说是该机的另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特征。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引申出一个新的战术:可以由AH-64、A-10等对地攻击战机来控制"捕食者"做火力延伸,在危险空域进行视距外"无伤亡"侦察或精确攻击,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的配合作战。甚至可以进一步由随步兵分队行动的空地协同/联系官来直接控制无人机,真正实现"发现即摧毁"的实时空地火力召唤。美国军方公开的"捕食者"最近一次作战记录就显示了这一战术的重大意义。
2005年6月18日美军和伊安全部队在伊拉克安巴尔省展开代号为"长矛"的军事行动中,向遭到敌方火力射击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提供近距空中火力支援,摧毁了一个伊拉克武装分子的迫击炮阵地。当时,美军和伊安全部队在遭到伊武装分子迫击炮袭击后呼叫空中火力支援,配属这一部队行动的空军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通过数据链,获得了在附近执行另一项任务的"捕食者"所观察到伊武装分子迫击炮阵地的图像,他随后要求接管该机的控制权。在对攻击目标的方位进行确认后,空军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向这架"捕食者"发送指令,成功摧毁了这个迫击炮阵地。
有意思的是,"捕食者"也成为了世界上首架对有人驾驶战斗机进行攻击的无人机。以往在伊南部"禁飞区"巡逻时,"捕食者"经常遇到伊军防空炮火、地空导弹和战斗机的"干扰"。从2002年10月开始,美军将挂载1枚"海尔法"和2枚"毒刺"的"捕食者"部署在伊拉克上空巡逻,但仍有一架被伊军米格-25发射的空空导弹击落。不过这架"捕食者"在被击中之前发射了"毒刺"导弹,因伊拉克战斗机距离太远,该无人机的还击只是徒劳。
2002年2月1日,美国空军正式将原来"捕食者"-A无人机系统编号改为MQ-1,系统内的RQ-1L型无人侦察机的编号改为MQ-1A,可挂载两枚"海尔法"导弹的MQ-1L型多用途无人机的编号改为MQ-1B。有一点在此需要说明:有很多人将MQ-1B当作是"捕食者"-B,这其实是错误的。"捕食者"-B是另一种不同于MQ-1A和MQ-1B的更大型的无人机,军方正式编号为MQ-9,又称"狩猎者"。
◎强悍新生代 "狩猎者"
因为"捕食者"-A的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战场生存能力不理想,从1995年首次投入作战使用至今已损失了13架。另外,在RQ-1L无人机基础上进行改装而成的MQ-1L虽然具备了攻击能力,但受机体设计限制只能挂载2枚精确制导弹药,这也大大影响了该机的攻击效能。种种原因,促使美军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研制飞得更高、速度更快、生存能力更好、挂载武器/扩展能力更强的新一代"捕食者",即"捕食者"-B,军方正式编号为MQ-9A。MQ-OA还有另一个更凶悍的绰号-"狩猎者"。这个绰号更贴近其任务性质的转变-从侦察到攻击。最初的"捕食者"-B编号为MQ-1B,但MQ-1L投入使用并改变编号后,美国空军又将"捕食者"-B的编号正式改为MQ-9A,以示区分。
与RQ/MQ-1无人机相比,MQ-9A有很大改进,其外形尺寸更大、动力更强劲,以适应在更高的高度飞行和携带更多载荷的要求。MQ-9A的起飞重量增大到4536公斤,可携带360公斤内部载荷和外挂1361公斤外部载荷在约18300米的高度以450公里/时的速度飞行30小时以上。MQ-9A的垂尾由"捕食者"-A的倒V形改为V形,动力系统也改为一台霍尼韦尔TPE331-10T涡桨发动机。MQ-9A的每个机翼下有三个挂架,最内侧挂架可携带1枚680公斤的弹药,中间和外侧的挂架可分别挂载1枚159公斤和68公斤的弹药,有效载荷能力是"捕食者"-A的5倍。MQ-9A的采购价格要比RQ-1A高,维护设备也不相同,但地面站相同。另外,原来的AN/TSQ-190(V)"特洛伊人"spirit Ⅱ卫星数据链终端/数据分发系统也升级到AN/TSQ-210(V)。2001年3月,MQ-9A首飞。目前,美国空军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正式组建了第一个MQ-9A无人机中队。按计划,该中队2007年达到全部作战能力。有一点值得注意,该中队被定义为攻击中队而不是侦察中队,这将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无人攻击机"中队。MQ-9A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最多可挂载14枚"海尔法"导弹,攻击力非常惊人!
在机载武器方面,"捕食者"-B也比其前身有了更多选择。除了最先得到美军批准的改进"海尔法"外,还有GBU-38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据称,每架MQ-9A可携带6枚GBU-38。从2004年4月开始,"捕食者"-B展开了一系列投弹试验,目前为止已成功完成了投放227公斤GBU-12"宝石路"Ⅱ激光制导炸弹的试验,接下来投放227公斤GBU-38的试验工作在2005财年开始,计划2006财年完成。除了这些制导武器之外,美军已向五角大楼提出申请,希望为"捕食者"-B挂载"低成本自主攻击系统"(LOCAAS)智能弹药,以及使用该机发射用来探测化学武器的微型无人机。其中,发射微型无人机的试验已于2002年8月23日在一架MQ-1L上成功进行,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由飞行中的无人机携带并发射另一架无人机。
◎结束语
如今,"捕食者"已由最初单一型号的RQ-1L,发展成为MQ-1A(具备侦察、监视和目标指示能力)、MQ-1B(具备攻击能力、可挂载两枚导弹)和MQ-9A(各方面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能携带6~14枚多种制导武器)的大家族。从最初的长航时全程战场实时监控无人机,发展到有史以来首架在实战中取得战果的侦察/攻击无人机,再到今天航空史上首个真正意义的"无人攻击机中队","捕食者"创下了无人机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和"首次"。但是,该机发展的脚步仍未停止。除了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外,美国海军和陆军也都看上了这位无人机界的"大明星",分别开始发展派生型的"捕食者"-BER和"勇士"-ER/MP。甚至就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订购了"捕食者"-B的改型"牵牛星",用于"大气环境研究和传感器技术计划"(ERAST)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捕食者"这个家族必将繁衍出更多更先进的型号。
◎相关链接:未来无人机的战术场景想象
薛霸
场景一:敌方为攻防体系极其完善和密集的阵地,特别是具有相当空中优势和一定的电子技术优势
作为攻击的一方,进攻时在一个不大的正面宽度上采用100-200辆重型卡车发射投放一次性廉价无人诱饵机。这种无人机翼展约两米,使用简易自控装置进行预定区域飞行,配备龙伯透镜角反射器以及信号应答器、红外信号灯等干扰设备,可以飞行4-10小时以上。一辆重型卡车可以携带50-80架,全部投放完毕需要约1.5小时时间。这样,目标上空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许多稳定或者闪烁的雷达。红外目标,局部扇区的密度会超过任何一种先进雷达的承受极限。同时,30辆卡车投放"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形成240架的密集覆盖,在数小时内压制超过上百具雷达,还可以同时混杂一些携带武器的攻击无人机或侦察无人机,迫使敌方放弃电子优势而采用较多的目视识别。这样,后期投入的一些较为落后低空攻击机和战斗机就具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凭借数量优势完成一段时间内的既定战术目标,比如登陆或地面进攻。这么大强度的目标出现,会导致地面防空火力体系陷入是否打击和如何打击的困境。一个战术区域集中的雷达和导弹总是有限的,射击就意味着弹药消耗和火力点暴露,而且很难完成这样天空清扫任务,空中预警机和战斗机也有这个问题。如果放弃已有的优势进入目视作战,则有可能无法承受这种作战的交换比。
点评:这种战术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凭借大量廉价干扰物屏蔽优势一方的雷达,并通过恶性膨胀的需要拦截和清理的目标数量将敌方空中优势分散。这种战术适合劣势方在不具备空中和突防优势的情况下,为了攻击某种高价值目标而采用,也适合用于佯动的掩护和牵制。一次性廉价无人机由于和航模的区别很小,一个小型工厂可以每个月生产数以万计的这类飞机。如何在未来战争中对抗这种依靠数量占优的简单飞机,还是一个很严峻的技术问题。
场景二:恐怖的阴影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10点,正是道琼斯股票交易热烈的时候,纽约华尔街突然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许多五颜六色的模型飞机。正当人们猜测是哪一家公司所作的宣传手笔时,这些飞机却开始混乱起采,撞进大厦的办公室,发出巨大的爆炸,有些甚至对着步行街区扎下去,一阵巨大的轰鸣,将行人炸得血肉横飞。有些飞机虽不引起爆炸,但其落点会燃烧起熊熊烈火。还没有到中午,不仅仅是华尔街,整个纽约城到处都是尖厉的火警呼啸,城市变得一片混乱。火灾数量太多,消防队员疲于奔命,数千人丧生,股市被迫停止交易数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一落千丈,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以亿计数。此后,数个激进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FBI宣布逮捕数名百涉及袭击的嫌犯,总统指责某国包庇恐怖分子,并准备动员军队……
点评:伊斯兰各种自杀组织采用以往人体炸弹方式对发达国家发动袭击,目前已经显得很困难了,"9.11"那样成规模的突袭方式也只能使用一次。如果恐怖分子利用地下工厂或者合理合法的航模工厂制造自杀式远程无人机,在偏僻的地方发起比"911"规模更大的多个城市袭击,将是非常难于防御的。尤其是现在民用技术的发展,GPS、微型电视摄像头和微型计算机的结合可以将一架航模变成"战斧"那样的高精确度巡航导弹。无人机的袭击方式也多样化,携带物可以是炸药,也可以是很难管治的燃烧剂,甚至还可以是毒气、脏弹等等。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出现,危险性更加复杂化,比如流感、SARS病毒等等。
场景三:数年后的一天,美国发动对某国的军事打击
战争由美国从空中开始发动,持续数月之久的空中打击让某国的防空雷达很少捕捉到什么目标,一开机总是有炸弹从天呼啸而至。某国出动战斗机进行巡逻,以图清理美国的无人机。但飞行员很盲目,雷达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目标,却被不知从哪里袭来的空空导弹击落,随后F-22的身影从高空一掠而过。
地面部队的坦克集群机动的时候,零星但是持续稳定的打击总是精确降落到车辆上,并且打击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直至部队完全崩溃。建筑物和战壕里的士兵经常看到一些会飞的"圆桶"、"飞盘",它们能够进入到较小房间。不管用机枪能不能把它们打坏,接下来敌人的火力会把每一个人打成蜂窝。埋伏在围墙背后不再是什么安全有效的突然袭击了。
梦想把美国士兵消耗在巷战中的军官不得不绝望地看着街道上有象鸟一样拍打着翅膀、但绝对不是鸟的东西来回飞着。这些"鸟"越来越多,从每一个窗户飞进飞出。他听到不远的地方传来喝骂和扑打的声音,但更多的"鸟"会向发出这些声音的窗户中飞去。一些颜色鲜艳的"鸟"飞进去后就会发生爆炸,然后那里就安静了。他知道,美国士兵就在这些"恶魔"的"鸟儿"背后,他的弟兄们已经被这些"恶魔鸟"看到了。他开始绝望,能够活动的士兵越来越少,很多不愿意离开的平民也被这些"鸟儿"无情攻击,呻吟声和空气中的血腥昧一齐向他压来。远处开始出现一些美国大兵跑动的黑影,还能进攻么,他无力地想着,一只彩色的"恶魔鸟"从远处飞进窗户来……
点评:未来技术强势方对弱势方的作战,这种利用无人载具进行侦察打击的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全面。微型无人机不仅可以进行侦察,也可以携带微量炸药进行自杀攻击。各种用手抛或者轻型弩弹射的微型无人机会成为士兵的标准装备,其不但能适应野战,也能适应巷战。美国陆军现在使用的一些垂直起飞涵道"飞桶"、"飞碟"等都能具有一定的建筑物探测能力,以往最复杂的巷战也可以广泛采用非接触作战。斯大林格勒那种惨重的血战也许一去不复返了。
吴涛 杜东冬
近年来,攻击无人机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迅速升温起来,很多国家相继展开研究。攻击无人机按机型的设计针对性与发展路数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设计之初,就是主要作为攻击无人机,如美国X-45、欧洲"神经元"等;另一类是在现有无人侦察机基础上进行改装,为其加挂武器,使之具备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捕食者"(大题图)作为第一个投入实用的、由侦察无人机成功演进为可发射导弹的攻击无人机型号,就是这类机型的经典之作。
◎悄然问世 原型"捕食者"
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网络中心战"初显威力。但美军发现,其信息化作战还存在两个薄弱环节。首先,以有人驾驶侦察机、侦察卫星等为主的战场侦察/监控体系,满足不了网络一体化作战对"全程实时战场监视能力"的信息要求。再者,有人驾驶飞机在执行对目标持续跟踪与打击火力引导方面的安全性很差,执行此类任务人员的伤亡率相当高,甚至超过了作战飞机的飞行员伤亡比例。
虽然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也使用了一些无人机来执行侦察任务,但投入使用的都是航程较短的中小型无人机,其活动半径、留空时间、对目标的侦察/监视方式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等均不理想。美国人很善于总结战争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教训以很高的效率转化应用到改进部队的战斗力上。海湾战争后,美军便开始寻求一种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一定区域内的侦察监视工作,可为战区指挥官及战场上空的飞行员等传输有关敌军活动的实时视频信息,并引导精确火力对目标进行打击和毁伤评估。
1993年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先进概念技术验证项目"(ACTD)。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在改进型"蚋蚊"750的基础上,研制出一款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参与竟标。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活动半径为926公里时滞空时间不小于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不小于40小时,在活动半径内具有全程可控飞行能力,飞行高度不低于7200米,有效载荷不小于200公斤。机载设备包括光电/红外传感设备和合成孔径雷达、情报信息设备、激光指示器、成像传输与视频分配系统等,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进行全天候侦察、目标识别和火力引导等任务,在不同的波段都可以将实时彩色图像传递给控制站。
经过竞标,美军发现这个方案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并很快在1994年1月7日与通用原子公司签下了发展合同。军方要求生产商在30个月内生产10架无人机和3个地面站等一系列完整系统。威斯汀豪斯公司和L3通信公司作为子系统分包商分别负责合成孔径雷达和卫星通讯系统的研制,波音公司则负责智能工作站和任务计划系统。1994年7月3日,第一架无人机原型机首飞,首批3架飞机和一个地面站于同年10月交付。该无人机系统被正式命名为RQ-1,也就是后来的"捕食者"-A。在第一架原型机首飞后仅仅一年也就是1995年7月,美军就急不可待地把尚未正式定型的"捕食者"部署到波斯尼亚执行任务,为联合国部队战场指挥部提供所需情报,并监视和中转显示敌方行动的图像,创下了二战后军用飞行器从首架原型机试飞到投入战场实用的最短时间记录。
◎初露锋芒 第一代"捕食者"
飞机性能及装备 "捕食者"与其前身"蚋蚊"750在外观上极其相似,布置于机身后端的螺旋桨发动机、大展弦比的主翼和左右下垂的倒V字形的尾翼等特征完全相同。但是"捕食者"的主翼翼展减少了2.1米,机体长度增加了1米。从外形上看,最大不同之处是"捕食者"-A机头部为了安置卫星天线而呈膨胀形状,而"蚋蚊"的头部则没有鼓起。另一个外形上的不同是"捕食者"在向下倒V字形全动尾翼的正下方设有很短的垂直安定面,而"蚋蚊"就没有这样的垂直安定面。
"捕食者"是一种相当大型的无人机,在"全球鹰"问世之前,它足美国最大的无人侦察机,大小相当于F-16战斗机的一半。该机全长8.13米,主翼展14.85米,机翼面积11.45平方米,螺旋桨直径1.73米,空重1020公斤,有效载荷204公斤。该无人机可满载110升高辛烷值汽油,为长滞空时间提供了保证。其巡航速度为126公里/时-162公里/时,最大平飞速度202公里/时,最大升限7620米,活动半径为926公里,续航时间(在活动半径内)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长达42小时,创造了当时无人机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
"捕食者"采用标准轮式起飞和着陆,紧急情况可伞降回收。该机的可伸缩轮式起落架在无人机界也是首创。起落架采用可伸缩方式不仅能减小阻力和雷达散射截面,还不会阻碍载荷的视界。当飞行器携带大负载起落时,起落架还可使螺旋桨距地有足够的距离。机身结构材料主要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和凯芙拉复合材料,具有一定隐身能力,雷达横截面积(RCS)仅有1平方米左右。其倒V形全动尾翼设计比较独特,不仅能保护螺旋桨,还能使尾翼的控制面避开机翼产生的紊流。"捕食者"采用大展弦比层流复合机翼,机翼控制面包括外侧副翼和2/3处翼展的内侧襟翼,内侧襟翼位于弦线的70%处。整个机翼包括伺服机构、微处理控制器、照明设备、磁力计和空速管。机翼被两个销钉锁定,借助这两个销钉机翼可很容易地安装和拆卸。4名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把机翼从储运箱内取出,到完成安装、检测和飞行前准备等工作只需2小时。
为了给机载光电侦察设备等留出机头空间和执行任务时设备视界不受影响,"捕食者"的发动机设置在机身的后部,通过1部减速齿轮箱驱动1副推进式变距螺旋桨。原型机的发动机为80马力的液冷双燃烧四缸罗泰克斯912发动机,驱动直径1.5米的螺旋桨,原型机的编号为RQ-1K。标准生产型改为113马力的罗泰克斯914涡轮增压发动机,螺旋桨的直径也增大为1.73米,编号改为RQ-1L,这也是"捕食者"原型机与标准生产型之间的主要区别。
"捕食者"的航电设备包括前视飞行控制摄像机、利顿LN-100GPS/INS导航系系统和自动驾驶仪/飞行管理系统等。该机安装有两个数据传输系统:一个是C波段数据链路系统,这是一种视距内通信的数传系统,通信距离为270公里左右。另一个是卫星数传系统,这是一种超视距卫星中继数传系统,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特高频卫星链路系统,用于控制和提供无人机工作状态报告,每隔10-60秒向地面站传输一幅静止图像;二是Ku波段卫星链路,只要无人机处于卫星信号的覆盖范围之内,即可实时传输无人机探测到的高清晰度图像信息和向无人机传送任务控制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捕食者"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长航时、全程战场监视与目标指引的飞行器,其传送的不再足以往航空侦察时所拍的照片,而是实时彩色视频图像。另外,"捕食者"还创造了无人机926-3704公里远程控制和信息传输距离的世界之最,直到后来"全球鹰"问世后这个纪录才被刷新。
作为美军的寄于厚望的主力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捕食者"整个系统的核心也就是任务载荷部分直到今天也堪称"奢华"。该机安装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器:1台前视电视摄像机、1部激光测距/指示设备、1部第三代高分辨率前视红外系统、1台能在可见光和中红外两个频段成像的柯达CCD变焦彩色摄像机以及1部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的前视红外系统有6个可调焦距,最小为16毫米、最大为560毫米。这些设备安装在一个由雷声公司研制的AN/AAS-44(V)"多频谱目标获取系统"(MTS)球型转塔内。为了获取高清晰图像,转塔内配有由固态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组成的IMU系统稳定组件,以消除无人机飞行时的抖动对光电传感器平台的影响。装备于RQ-比型无人机上的转塔型号为MTS-A,直径为432毫米。MTS-A可担负全天候侦察、远程监视、目标捕获/识别和持续跟踪等任务,并能为"海尔法"、"小牛"和"宝石路"等多种制导弹药提供目标照射指示。"捕食者"的AN/ZPQ-1"特萨"合成孔径雷达重30.8公斤,有X、L和特高频三个工作波段,探测距离4-11.2公里,目标图像分辨率为0.3米,对固定目标的发现概率为95%,对活动目标的发现概率可达70%以上。依靠先进的光电/红外传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捕食者"能够监视14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系统组成和地面控制站 整个系统由4架RQ-1L"捕食者"、一个地面控制站、一套AN/TSQ-190(V)"特洛伊人"spirit Ⅱ卫星数据链终端/数据分发系统、一套地面保障/维护设备及28名工作人员组成,其中有6名无人机飞行操作员、12名任务载荷操作员、4名协调员和6名维修人员。为了便于装运和维护,"捕食者"机身的有些部件可以拆卸,如机身、机翼、尾翼、螺旋桨、卫星天线以及任务载荷模块。该机机身可以分解为6个基本单元,即两个主翼为2个单元,两个尾翼为2个单元,前机体和后机体为2个单元,装在一个小型储运箱内。这种易拆卸的小储运箱使得装运该机的工作非常方便快捷。
为了便于机动部署,地面控制站是以方舱的形式安装在一个拖车上,AN/TSQ-190(V)"特洛伊人"spirit Ⅱ卫星数据链终端/数据分发系统直接安装在"悍马"高机动越野车底盘上,整个系统可由C-130空运。在控制站内,配有控制台和供操作员用的显示器,可使操作员监视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光电/红外设备等载荷和飞行器子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站采用类似于人类逻辑思维方式的软件算法来监视无人机及其载荷运行状态,并引入了现代化的模块化设计概念,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设置和方便对系统进行升级。比较有创见性的是,该地面控制站可通用于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制造的所有无人机。这样用户既使更换了由通用公司生产的其他型号无人机,仍可保留现有地面控制站,只需对相应软件进行升级。
在控制站方舱内,设有无人机操作员、任务载荷操作员和雷达操作员控制台,以及数据维护、任务规划和通信终端工作区。无人机操作员通常使用左手边的工位,而任务载荷操作员则使用右手边的操作工位,无人机操作员和任务载荷操作员的控制台具有互操作能力。每个工位上方50厘米处的监视器用于显示数字地图、进行任务规划和监视任务的完成情况,可通过屏幕上的菜单对任务规划进行修改。地面控制站配有一条甚高频(UHF)无线电对讲系统,操作员可以通过它实现各控制站之间的通讯。另外,外置的语音/数据通讯系统可供操作员通过现有的指令通讯网络发送和接收语音/数据信息。
操作员工位的平视显示器主要显示无人机头部电视摄像机的图像,用于对其进行起降等状态的控制,驾驶无人机所需的所有数据也都显示在这里。有问题时,该显示器上部会显示出醒目的彩色编码警报。这样在飞行(特别是起降)过程中,操作员不但可以专注于该显示器中飞行参数的显示,还可以监视警报。在操作员工位的地板上,还装有无人机的方向舵/刹车踏板,用于对飞行状态的控制。任务载荷操作员工位的平视显示器通常显示光电/红外设备的视频信号。它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图标,典型的载荷图标表示全覆盖;而动条形图标表示载荷的高度和视场。飞行器的位置和航向信息显示在显示器的上部,目标的图像信息则显示在下部。
实战检验 1995年7月29日,美军首次将5架"捕食者"部署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1996年3月又在匈牙利作进一步的部署。在北约空军1995年8月30日至9月15日对波黑塞族的空袭行动中,"捕食者"是实施立体侦察的主要装备,为联合国部队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大量情报。"捕食者"-A通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光电和红外传感器能透过云雾和伪装昼夜探测和拍摄到塞族军队各种目标的图像,并引导北约飞机迅速找到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在波黑的行动中,"捕食者"共空中值勤120天,完成任务128项,飞行时间长达850小时。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5架"捕食者"投入使用,同样扮演了侦察兵的角色。该机先进的探测设备能在3000米高空对各种地面目标实施准确、及时的定位,并能参照GPS导航系统所提供的坐标将观察到的目标自动标显在数据地图的网格坐标上。在执行任务时,空袭的北约战机对"捕食者"提供的目标进行轰炸后,再由后者进行目标毁伤评估。如果打击效果不佳,则由"捕食者"引导对目标再次进行打击。在战争期间,"捕食者"是唯一能提供战区范围内实时图像情报的无人机。在南联盟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该机在战区上空进行昼夜不停的侦察和监视,倍受北约军方重视。但是,在波黑和科索沃的行动中一共损失了4架"捕食者",这也使得美国军方对这种当初认为是"最理想的战场侦察与监视装备"是否存在不足进行反思。
通过实战的检验,美军开始总结"捕食者"在实战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于当时军方太心急,派往战场上的"捕食者"中,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装合成孔径雷达,仅配备了光电/红外设备和激光测距机等光学器材。当受到巴尔干半岛复杂气象条件影响时,为了便于观测目标而不得不把飞行高度降至云层以下。而该机的外形尺寸在当时是所有无人侦察机中最大的,其飞行速度也较慢,降到中低空时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实战中,有两架"捕食者"甚至被塞族军队的高射炮所击落,而且机上自动引爆装置失灵,各种先进传感器等设备也随之全部落入塞族军队手中。
另外,"捕食者"虽然具有很强的战场侦察与实时监视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正在发展中的"一体化网络作战"对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要求。但是,该机仍存在发现并确认目标后火力不能迅速到位的问题,很多战机因此怡误。
◎从侦察到攻击升级型"捕食者"
经过实战检验,美军开始对"捕食者"进行改进,以使其可以挂载精确制导武器。为适应挂载弹药的要求,RQ-1在机翼中段增加了两个挂架,对翼梁等主要承力部位进行加强,并加装了相应的发射单元组件。
经过改进后,"捕食者"的第一阶段导弹发射试验于2001年2月16日开始。第一次发射在加州中国湖靶场进行。此次试验,无人机是在地面操纵人员的视线之内进行发射的。该机两翼下各挂一枚未装战斗部的"海尔法"导弹,在高度610米、速度130公里/时、距离目标约5公里时发射导弹。这次试验被称为"非自身激光照射"试验,既由地面部队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并发送信号给无人机,然后"捕食者"-A依次将两枚导弹射向目标,结果两枚导弹均命中。
第二次发射试验于2001年2月21日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附近的印第安斯普林空军辅助机场进行。这一次"捕食者"在地面操纵人员的视线之外,通过Ku波段卫星数据链在数百公里外进行远距离控制。当该机飞到610米高度后用机载激光指示器从空中照射目标,然后发射一枚未装战斗部的导弹,命中了一辆静止的坦克。2月21日当天还进行的第三次发射试验是"可行性验证飞行试验",这次"捕食者"发射的不再是未装战斗部的"哑弹",而是一枚实弹,直接命中作为靶子的坦克炮塔。这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让美军欣喜若狂,因为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无人攻击时代"即将来临。
第二阶段的导弹发射试验于2001年6月开始,在这一阶段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开始把"海尔法"导弹的发射高度从610米升高到更有利于生存的4570米。这比此前的试验更具实战意义。在试验之前,又对机上的任务载荷进行了改装,将AN/AAS-44(V)"多频谱目标获取系统"球型转塔换成了AN/AAS-52(V)"多频谱目标指标系统"球型转塔。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指示器,并将光电/红外探测器的最大工作高度增加到9100米。改装后的"捕食者"被命名为MQ-1L,M代表多用途,与以往只具有侦察和目标指示能力的RQ-1L区分开来。
考虑到发射高度的变化,这次试验所用的导弹也改为能够在4500米高度截获目标的AGM-114K。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试验结果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那么第二阶段的试验则让美军又一次愁上眉头。此阶段进行的16次发射试验,有些导弹命中、有些脱靶,命中率并非理想。
经过分析,问题还是在导弹上。AGM-114K"海尔法"导弹虽然在理论上具备4500米高度发射并截获目标的能力,但其并非真正按高空发射标准设计,4000米左右的高度其实已经到了AGM-114K导弹导引头高低视界的边限,因此在高空发射试验时有脱靶实属正常。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随后美军为MQ-1L"捕食者"专门配套改进了一款"海尔法"导弹。改进升级后"海尔法"正式编号为AGM-114P(P代表"捕食者"),主要是扩大了激光导引头的搜索范围。改进后的"海尔法"导弹激光导引头高低视界从±8°增加到了±90°,能在6000~7500米高度发射。使用升级后的"海尔法"导弹,"捕食者"能在30秒内完成对既定目标的攻击。经过10次成功试射后,AGM-114P导弹成为美军第一种获得正式批准装备"捕食者"的机载武器。
经过两个阶段的试验后,具备对地攻击的MQ-1L无人机开始在阿富汗、也门和伊拉克投入实战。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于2001年10月17日首次使用MQ-1L发射"海尔法"导弹,摧毁了一辆塔利班的坦克,首开无人机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地面目标之先河。据说,一架MQ-1L"捕食者"还曾发现了奥马尔的汽车,但由于地面指挥官决策拖延,丢失了良机。2001年11月3日,美军出动携带"海尔法"导弹的MQ-1L无人机,击毙了本.拉登的助手阿提夫。2002年9月,在伊拉克南部禁飞区进行巡逻任务的"捕食者"向伊境内的一个地空导弹阵地发射了一枚"海尔法"导弹。在伊拉克战争中,2003年3月22日,一架"捕食者"使用"海尔法"导弹攻击了伊南部阿马拉赫城外的ZSU-23-4自行防空高炮阵地。
美军总结报告中认为,"捕食者"的攻击任务完成率为78%。在伊拉克战争后期,该机执行任务时更多的是在起飞后,将其控制权由远方的地面控制站转交给正在空中巡逻的AC-130飞机,由后者直接控制"捕食者"对特定区域进行搜索和目标指引。这可以说是该机的另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特征。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引申出一个新的战术:可以由AH-64、A-10等对地攻击战机来控制"捕食者"做火力延伸,在危险空域进行视距外"无伤亡"侦察或精确攻击,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的配合作战。甚至可以进一步由随步兵分队行动的空地协同/联系官来直接控制无人机,真正实现"发现即摧毁"的实时空地火力召唤。美国军方公开的"捕食者"最近一次作战记录就显示了这一战术的重大意义。
2005年6月18日美军和伊安全部队在伊拉克安巴尔省展开代号为"长矛"的军事行动中,向遭到敌方火力射击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提供近距空中火力支援,摧毁了一个伊拉克武装分子的迫击炮阵地。当时,美军和伊安全部队在遭到伊武装分子迫击炮袭击后呼叫空中火力支援,配属这一部队行动的空军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通过数据链,获得了在附近执行另一项任务的"捕食者"所观察到伊武装分子迫击炮阵地的图像,他随后要求接管该机的控制权。在对攻击目标的方位进行确认后,空军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向这架"捕食者"发送指令,成功摧毁了这个迫击炮阵地。
有意思的是,"捕食者"也成为了世界上首架对有人驾驶战斗机进行攻击的无人机。以往在伊南部"禁飞区"巡逻时,"捕食者"经常遇到伊军防空炮火、地空导弹和战斗机的"干扰"。从2002年10月开始,美军将挂载1枚"海尔法"和2枚"毒刺"的"捕食者"部署在伊拉克上空巡逻,但仍有一架被伊军米格-25发射的空空导弹击落。不过这架"捕食者"在被击中之前发射了"毒刺"导弹,因伊拉克战斗机距离太远,该无人机的还击只是徒劳。
2002年2月1日,美国空军正式将原来"捕食者"-A无人机系统编号改为MQ-1,系统内的RQ-1L型无人侦察机的编号改为MQ-1A,可挂载两枚"海尔法"导弹的MQ-1L型多用途无人机的编号改为MQ-1B。有一点在此需要说明:有很多人将MQ-1B当作是"捕食者"-B,这其实是错误的。"捕食者"-B是另一种不同于MQ-1A和MQ-1B的更大型的无人机,军方正式编号为MQ-9,又称"狩猎者"。
◎强悍新生代 "狩猎者"
因为"捕食者"-A的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战场生存能力不理想,从1995年首次投入作战使用至今已损失了13架。另外,在RQ-1L无人机基础上进行改装而成的MQ-1L虽然具备了攻击能力,但受机体设计限制只能挂载2枚精确制导弹药,这也大大影响了该机的攻击效能。种种原因,促使美军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研制飞得更高、速度更快、生存能力更好、挂载武器/扩展能力更强的新一代"捕食者",即"捕食者"-B,军方正式编号为MQ-9A。MQ-OA还有另一个更凶悍的绰号-"狩猎者"。这个绰号更贴近其任务性质的转变-从侦察到攻击。最初的"捕食者"-B编号为MQ-1B,但MQ-1L投入使用并改变编号后,美国空军又将"捕食者"-B的编号正式改为MQ-9A,以示区分。
与RQ/MQ-1无人机相比,MQ-9A有很大改进,其外形尺寸更大、动力更强劲,以适应在更高的高度飞行和携带更多载荷的要求。MQ-9A的起飞重量增大到4536公斤,可携带360公斤内部载荷和外挂1361公斤外部载荷在约18300米的高度以450公里/时的速度飞行30小时以上。MQ-9A的垂尾由"捕食者"-A的倒V形改为V形,动力系统也改为一台霍尼韦尔TPE331-10T涡桨发动机。MQ-9A的每个机翼下有三个挂架,最内侧挂架可携带1枚680公斤的弹药,中间和外侧的挂架可分别挂载1枚159公斤和68公斤的弹药,有效载荷能力是"捕食者"-A的5倍。MQ-9A的采购价格要比RQ-1A高,维护设备也不相同,但地面站相同。另外,原来的AN/TSQ-190(V)"特洛伊人"spirit Ⅱ卫星数据链终端/数据分发系统也升级到AN/TSQ-210(V)。2001年3月,MQ-9A首飞。目前,美国空军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正式组建了第一个MQ-9A无人机中队。按计划,该中队2007年达到全部作战能力。有一点值得注意,该中队被定义为攻击中队而不是侦察中队,这将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无人攻击机"中队。MQ-9A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最多可挂载14枚"海尔法"导弹,攻击力非常惊人!
在机载武器方面,"捕食者"-B也比其前身有了更多选择。除了最先得到美军批准的改进"海尔法"外,还有GBU-38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据称,每架MQ-9A可携带6枚GBU-38。从2004年4月开始,"捕食者"-B展开了一系列投弹试验,目前为止已成功完成了投放227公斤GBU-12"宝石路"Ⅱ激光制导炸弹的试验,接下来投放227公斤GBU-38的试验工作在2005财年开始,计划2006财年完成。除了这些制导武器之外,美军已向五角大楼提出申请,希望为"捕食者"-B挂载"低成本自主攻击系统"(LOCAAS)智能弹药,以及使用该机发射用来探测化学武器的微型无人机。其中,发射微型无人机的试验已于2002年8月23日在一架MQ-1L上成功进行,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由飞行中的无人机携带并发射另一架无人机。
◎结束语
如今,"捕食者"已由最初单一型号的RQ-1L,发展成为MQ-1A(具备侦察、监视和目标指示能力)、MQ-1B(具备攻击能力、可挂载两枚导弹)和MQ-9A(各方面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能携带6~14枚多种制导武器)的大家族。从最初的长航时全程战场实时监控无人机,发展到有史以来首架在实战中取得战果的侦察/攻击无人机,再到今天航空史上首个真正意义的"无人攻击机中队","捕食者"创下了无人机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和"首次"。但是,该机发展的脚步仍未停止。除了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外,美国海军和陆军也都看上了这位无人机界的"大明星",分别开始发展派生型的"捕食者"-BER和"勇士"-ER/MP。甚至就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订购了"捕食者"-B的改型"牵牛星",用于"大气环境研究和传感器技术计划"(ERAST)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捕食者"这个家族必将繁衍出更多更先进的型号。
◎相关链接:未来无人机的战术场景想象
薛霸
场景一:敌方为攻防体系极其完善和密集的阵地,特别是具有相当空中优势和一定的电子技术优势
作为攻击的一方,进攻时在一个不大的正面宽度上采用100-200辆重型卡车发射投放一次性廉价无人诱饵机。这种无人机翼展约两米,使用简易自控装置进行预定区域飞行,配备龙伯透镜角反射器以及信号应答器、红外信号灯等干扰设备,可以飞行4-10小时以上。一辆重型卡车可以携带50-80架,全部投放完毕需要约1.5小时时间。这样,目标上空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许多稳定或者闪烁的雷达。红外目标,局部扇区的密度会超过任何一种先进雷达的承受极限。同时,30辆卡车投放"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形成240架的密集覆盖,在数小时内压制超过上百具雷达,还可以同时混杂一些携带武器的攻击无人机或侦察无人机,迫使敌方放弃电子优势而采用较多的目视识别。这样,后期投入的一些较为落后低空攻击机和战斗机就具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凭借数量优势完成一段时间内的既定战术目标,比如登陆或地面进攻。这么大强度的目标出现,会导致地面防空火力体系陷入是否打击和如何打击的困境。一个战术区域集中的雷达和导弹总是有限的,射击就意味着弹药消耗和火力点暴露,而且很难完成这样天空清扫任务,空中预警机和战斗机也有这个问题。如果放弃已有的优势进入目视作战,则有可能无法承受这种作战的交换比。
点评:这种战术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凭借大量廉价干扰物屏蔽优势一方的雷达,并通过恶性膨胀的需要拦截和清理的目标数量将敌方空中优势分散。这种战术适合劣势方在不具备空中和突防优势的情况下,为了攻击某种高价值目标而采用,也适合用于佯动的掩护和牵制。一次性廉价无人机由于和航模的区别很小,一个小型工厂可以每个月生产数以万计的这类飞机。如何在未来战争中对抗这种依靠数量占优的简单飞机,还是一个很严峻的技术问题。
场景二:恐怖的阴影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10点,正是道琼斯股票交易热烈的时候,纽约华尔街突然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许多五颜六色的模型飞机。正当人们猜测是哪一家公司所作的宣传手笔时,这些飞机却开始混乱起采,撞进大厦的办公室,发出巨大的爆炸,有些甚至对着步行街区扎下去,一阵巨大的轰鸣,将行人炸得血肉横飞。有些飞机虽不引起爆炸,但其落点会燃烧起熊熊烈火。还没有到中午,不仅仅是华尔街,整个纽约城到处都是尖厉的火警呼啸,城市变得一片混乱。火灾数量太多,消防队员疲于奔命,数千人丧生,股市被迫停止交易数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一落千丈,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以亿计数。此后,数个激进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FBI宣布逮捕数名百涉及袭击的嫌犯,总统指责某国包庇恐怖分子,并准备动员军队……
点评:伊斯兰各种自杀组织采用以往人体炸弹方式对发达国家发动袭击,目前已经显得很困难了,"9.11"那样成规模的突袭方式也只能使用一次。如果恐怖分子利用地下工厂或者合理合法的航模工厂制造自杀式远程无人机,在偏僻的地方发起比"911"规模更大的多个城市袭击,将是非常难于防御的。尤其是现在民用技术的发展,GPS、微型电视摄像头和微型计算机的结合可以将一架航模变成"战斧"那样的高精确度巡航导弹。无人机的袭击方式也多样化,携带物可以是炸药,也可以是很难管治的燃烧剂,甚至还可以是毒气、脏弹等等。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出现,危险性更加复杂化,比如流感、SARS病毒等等。
场景三:数年后的一天,美国发动对某国的军事打击
战争由美国从空中开始发动,持续数月之久的空中打击让某国的防空雷达很少捕捉到什么目标,一开机总是有炸弹从天呼啸而至。某国出动战斗机进行巡逻,以图清理美国的无人机。但飞行员很盲目,雷达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目标,却被不知从哪里袭来的空空导弹击落,随后F-22的身影从高空一掠而过。
地面部队的坦克集群机动的时候,零星但是持续稳定的打击总是精确降落到车辆上,并且打击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直至部队完全崩溃。建筑物和战壕里的士兵经常看到一些会飞的"圆桶"、"飞盘",它们能够进入到较小房间。不管用机枪能不能把它们打坏,接下来敌人的火力会把每一个人打成蜂窝。埋伏在围墙背后不再是什么安全有效的突然袭击了。
梦想把美国士兵消耗在巷战中的军官不得不绝望地看着街道上有象鸟一样拍打着翅膀、但绝对不是鸟的东西来回飞着。这些"鸟"越来越多,从每一个窗户飞进飞出。他听到不远的地方传来喝骂和扑打的声音,但更多的"鸟"会向发出这些声音的窗户中飞去。一些颜色鲜艳的"鸟"飞进去后就会发生爆炸,然后那里就安静了。他知道,美国士兵就在这些"恶魔"的"鸟儿"背后,他的弟兄们已经被这些"恶魔鸟"看到了。他开始绝望,能够活动的士兵越来越少,很多不愿意离开的平民也被这些"鸟儿"无情攻击,呻吟声和空气中的血腥昧一齐向他压来。远处开始出现一些美国大兵跑动的黑影,还能进攻么,他无力地想着,一只彩色的"恶魔鸟"从远处飞进窗户来……
点评:未来技术强势方对弱势方的作战,这种利用无人载具进行侦察打击的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全面。微型无人机不仅可以进行侦察,也可以携带微量炸药进行自杀攻击。各种用手抛或者轻型弩弹射的微型无人机会成为士兵的标准装备,其不但能适应野战,也能适应巷战。美国陆军现在使用的一些垂直起飞涵道"飞桶"、"飞碟"等都能具有一定的建筑物探测能力,以往最复杂的巷战也可以广泛采用非接触作战。斯大林格勒那种惨重的血战也许一去不复返了。
描述:图11 "捕食者"侦察与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2 RQ-I无人机的光电传感设备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3 "捕食者"装备的数据链通讯天线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4 "捕食者"地面站控制台,左为无人机操作员工位,右为任务载荷操作员工位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5 巡逻在海上的"捕食者"-A,显然美国海军对其也青睐有加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6 "捕食者"-A的维护保养与有人机相比简化了许多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7 挂载"海尔法"导弹的"捕食者"-A
图片:
图片:
描述:图18 "捕食者"-B"狩猎者"
图片:
图片:
◆犹抱琵琶半遮面-洛.马公司秘密研制的"臭鼬"高空长航时无人验证机
温杰
随着F-22A的正式服役和F-35A生产型样机下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世界战斗机领域可谓一枝独秀,其下属的先进发展计划部门-"臭鼬"工厂功不可没。在前不久举行的范堡罗国际航展上,洛.马公司首次公开介绍"臭鼬"工厂秘密研制的一种命名为"臭鼬"(Polecat)的无人验证机,并表示将会充分利用这种平台及其相关技术,参与美国空军"远程攻击"和海军"广域海上监视"计划的竞争投标。显然,"臭鼬"工厂已不仅仅满足于在有人驾驶战机上创造的辉煌,其更希望在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无人机方面大显身手。
◎一脉相承
作为一种低可探测性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的验证平台,"臭鼬"验证机与此前下马的"暗星"一脉相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洛马公司、波音公司曾经与DARPA签订了一项合同,联合研制两架采用隐身设计的Tier-3型无人机,后来被广泛地称为"暗星"(Dark Star)。从1995年6月正式出厂到1999年1月,"暗星"在不到4年时间里,多次由于技术问题而推迟首飞,最后因为难以满足美国空军要求而终止研制。
近年来,外界对于洛马公司在无人机领域的研制进展情况知之甚少,只是通过美国空军偶尔透露的零星信息,推测出该公司正在"暗星"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一种高空长续航无人机,用于纵深侦察。于是,媒体将这种若隐若现的无人机形象地称为"暗星之子"。2003年7月,媒体陆续透露出美国空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秘密派遣了一种侦察无人机执行情报搜集任务,似乎印证了"暗星之子"的存在。据介绍,这种无人机采用了与"暗星"无人机相似的机身,但尺寸更大,同时采用改进后的飞行控制系统,可靠性高,并保留了原有的合成孔径雷达和数据链路。美国空军急于派遣这种研制中的无人机参战,目的是希望了解其在搜集情报过程中的效费比,以便与"全球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继续推进该计划。在最后的评估结论中美国空军认为:"暗星之子"在飞行高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这无疑对已经着手研制的"臭鼬"验证机设计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臭鼬"项目从2003年3月正式启动,公司内部编号P-175型,从方案设计到样机生产前后仅用了18个月时间,全部投资也只有2700万美元。按照计划,该机应在2004年9月实现首飞,然而内利斯空军基地试验场遇到了十分罕见的多雨季节,被迫推迟了试飞计划。此后,洛马公司再次投入500万美元继续有关工作。在此期间,波音公司和诺格公司分别通过X-45和X-47验证机参与J-UCAS计划,洛马公司由于缺乏政府支持而无缘涉足。为此,"臭鼬"工厂通过潜心研制"臭鼬"验证机,正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迎头赶上,主要验证内容涉及高空长续航气动布局、自主飞行品质和快速样机成型等一系列新技术。
◎匿影藏形
作为潜在的无人驾驶战略侦察平台,"臭鼬"验证机在设计中必须同时考虑到低可探测性、飞行高度和长续航能力等因素。为此,"臭鼬"工厂在设计"臭鼬"验证机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暗星"隐身设计特点,同时在细节设计方面力求创新。"臭鼬"验证机采用了具有先天隐身优势的无尾飞翼式布局,由于只是一个验证平台,并没有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涂层。两个S形进气道分别位于机身前上部的两侧,可以偏折雷达波的反射,有效地遮蔽压气机叶片。两台威廉姆斯国际公司的FJ44-3E涡扇发动机深埋于机身内部,单台推力为13.34千牛。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吨,机身中央安装有一个油箱,装载燃油可以保证续航时间达到4小时。随着研制工作的进展,机翼内也将装载燃油,进一步增加续航能力。
与"暗星"无人机略微前掠的机翼不同,"臭鼬"验证机采用小后掠机翼,翼展达到27.4米。迄今为止,高升阻比飞翼布局的飞机仍然受到飞行高度方面的限制。为此,臭鼬工厂深入研究了有关技术,使其能够比目前所达到升限更高。其中一项独创技术是在机翼内部采用一种新型"扭曲的支柱",主要用于在空中能够灵活地弯曲机翼表面,改善后掠机翼上表面的层流,达到类似U-2飞机的平直机翼效果,使无人机逐渐进入高空。
与此同时,"臭鼬"还作为验证高效快速样机制造技术的一个平台,大幅降低单机制造成本。研制人员希望从机体平台中尽量节省成本,而发动机、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的价格预计保持不变。除了起落架、航空电子设备和发动机外,工程师们在制造"臭鼬"验证机时,复合材料的使用量达到了98%,同时还在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采用一种创新的低温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制造,使整架飞机的零部件还不到200个。
通常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固化需要在176.7℃的高温高压环境内实现。为节省投资,研制人员在制造验证机过程中采用了全新的低温制造工艺,分为两个步骤:先是在65.6℃下固化复合材料,稍后再进一步迅速固化。在此基础上,研制人员还利用粘合剂代替了铆钉,减少工作量,从设计上看有利于实现低雷达反射截面积。
"臭鼬"验证机在两个发动机舱之间设计了一个内部载荷舱,可以携带454公斤传感器或者武器。目前,"臭鼬"工厂正在与有关制造商协商,希望在今后几年内对可能应用于无人机上的各种传感器进行广泛验证。在此基础上,"臭鼬"的发展型可以安装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承担起情报搜集和监视/侦察任务,并考虑在今后的衍生型号中增加小直径炸弹(SDB)等武器,具备远程攻击能力。
目前,"臭鼬"工厂正在从事无人机先进自主飞行方面的研究,以减少任务管理和相关操纵等所需的昂贵人力成本。根据计划,2007年的试飞将研究一种三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软件,力图超越现有无人机系统的自主能力。
◎高入云霄
在"臭鼬"验证机研制中,洛马公司重点考虑了两个潜在任务领域,一是美国空军正在定义的"远程攻击"(LRS)系统,二是新一代情报、监视和侦察飞机。针对这两方面需求,"臭鼬"的设计巡航高度确定在2万米以上。在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得更加稀薄,翼身融合体的飞翼布局在气动性能上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迄今为止,任何飞翼式飞机都未曾到这个高度。B-2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在13700-15200米之间,这是飞翼式飞机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臭鼬"工厂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飞翼在这个高度上如何能够获得有效的空气动力效能,以便为今后研制类似布局的原型机获得更多数据。高空飞行还会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发动机排出的燃气会在尾部形成一条类似云带的凝结尾迹。在随后几个月内,工程师们将为"臭鼬"验证机的尾迹抑制系统设计各种传感器,希望有助于通过飞行控制软件消除凝结尾迹。
2005年11月,"臭鼬"验证机在内利斯基地进行首轮两次飞行试验,高度达到4570米。目前,这架验证机正在移向试验场的另一个地区,准备进行下一步试验,预计从9月份开始实施高空试飞,最终超过18280米高度。研制人员希望通过"臭鼬"验证机,在飞翼平台从未达到的高度上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工作情况。
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决定取消J-UCAS项目。主要因为美国空军和海军在UCAS发展方向上出现严重分歧,空军执意优先发展远程攻击能力,并将拟议中的远程攻击机和远程侦察机计划合并。由于缺乏投资,波音公司X-45C和诺格公司X-47B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暂停。在这种背景下,洛马公司自行投资的"臭鼬"验证机正在得到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关注。根据美国国防部提出的未来空地一体战理论,有人驾驶作战飞机将主要负责在防区外攻击敌方军事目标,而在防区内的打击各种目标的任务,将由新型攻击/轰炸无人机承担。该无人机能够有效突破敌方严密的防空系统,实施远程攻击和侦察任务。
洛马公司表示,"臭鼬"验证机只是一个高空技术验证平台,不会直接投入批生产。但已经考虑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一种设计方案,提交作为美国空军"远程攻击"计划的评审方案,在2007年接受正式评估。此外,洛马公司还有可能推出另一种"臭鼬"衍生方案,参与美国海军尚未完成定义的"广域海上监视"计划。如果美国海军希望拥有一种低可探测性无人机,"臭鼬"衍生型极有可能异军突起,取代目前正在竞争的诺格公司"全球鹰"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水手"。
毫无疑问,今日"臭鼬"验证机的初露端倪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洛马公司研制工作的不断进展,更多秘密还会接连曝光。究竟这只"初出茅庐"的小"臭鼬"今后会扮演何种角色,让我们拭目以待。
温杰
随着F-22A的正式服役和F-35A生产型样机下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世界战斗机领域可谓一枝独秀,其下属的先进发展计划部门-"臭鼬"工厂功不可没。在前不久举行的范堡罗国际航展上,洛.马公司首次公开介绍"臭鼬"工厂秘密研制的一种命名为"臭鼬"(Polecat)的无人验证机,并表示将会充分利用这种平台及其相关技术,参与美国空军"远程攻击"和海军"广域海上监视"计划的竞争投标。显然,"臭鼬"工厂已不仅仅满足于在有人驾驶战机上创造的辉煌,其更希望在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无人机方面大显身手。
◎一脉相承
作为一种低可探测性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的验证平台,"臭鼬"验证机与此前下马的"暗星"一脉相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洛马公司、波音公司曾经与DARPA签订了一项合同,联合研制两架采用隐身设计的Tier-3型无人机,后来被广泛地称为"暗星"(Dark Star)。从1995年6月正式出厂到1999年1月,"暗星"在不到4年时间里,多次由于技术问题而推迟首飞,最后因为难以满足美国空军要求而终止研制。
近年来,外界对于洛马公司在无人机领域的研制进展情况知之甚少,只是通过美国空军偶尔透露的零星信息,推测出该公司正在"暗星"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一种高空长续航无人机,用于纵深侦察。于是,媒体将这种若隐若现的无人机形象地称为"暗星之子"。2003年7月,媒体陆续透露出美国空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秘密派遣了一种侦察无人机执行情报搜集任务,似乎印证了"暗星之子"的存在。据介绍,这种无人机采用了与"暗星"无人机相似的机身,但尺寸更大,同时采用改进后的飞行控制系统,可靠性高,并保留了原有的合成孔径雷达和数据链路。美国空军急于派遣这种研制中的无人机参战,目的是希望了解其在搜集情报过程中的效费比,以便与"全球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继续推进该计划。在最后的评估结论中美国空军认为:"暗星之子"在飞行高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这无疑对已经着手研制的"臭鼬"验证机设计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臭鼬"项目从2003年3月正式启动,公司内部编号P-175型,从方案设计到样机生产前后仅用了18个月时间,全部投资也只有2700万美元。按照计划,该机应在2004年9月实现首飞,然而内利斯空军基地试验场遇到了十分罕见的多雨季节,被迫推迟了试飞计划。此后,洛马公司再次投入500万美元继续有关工作。在此期间,波音公司和诺格公司分别通过X-45和X-47验证机参与J-UCAS计划,洛马公司由于缺乏政府支持而无缘涉足。为此,"臭鼬"工厂通过潜心研制"臭鼬"验证机,正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迎头赶上,主要验证内容涉及高空长续航气动布局、自主飞行品质和快速样机成型等一系列新技术。
◎匿影藏形
作为潜在的无人驾驶战略侦察平台,"臭鼬"验证机在设计中必须同时考虑到低可探测性、飞行高度和长续航能力等因素。为此,"臭鼬"工厂在设计"臭鼬"验证机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暗星"隐身设计特点,同时在细节设计方面力求创新。"臭鼬"验证机采用了具有先天隐身优势的无尾飞翼式布局,由于只是一个验证平台,并没有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涂层。两个S形进气道分别位于机身前上部的两侧,可以偏折雷达波的反射,有效地遮蔽压气机叶片。两台威廉姆斯国际公司的FJ44-3E涡扇发动机深埋于机身内部,单台推力为13.34千牛。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吨,机身中央安装有一个油箱,装载燃油可以保证续航时间达到4小时。随着研制工作的进展,机翼内也将装载燃油,进一步增加续航能力。
与"暗星"无人机略微前掠的机翼不同,"臭鼬"验证机采用小后掠机翼,翼展达到27.4米。迄今为止,高升阻比飞翼布局的飞机仍然受到飞行高度方面的限制。为此,臭鼬工厂深入研究了有关技术,使其能够比目前所达到升限更高。其中一项独创技术是在机翼内部采用一种新型"扭曲的支柱",主要用于在空中能够灵活地弯曲机翼表面,改善后掠机翼上表面的层流,达到类似U-2飞机的平直机翼效果,使无人机逐渐进入高空。
与此同时,"臭鼬"还作为验证高效快速样机制造技术的一个平台,大幅降低单机制造成本。研制人员希望从机体平台中尽量节省成本,而发动机、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的价格预计保持不变。除了起落架、航空电子设备和发动机外,工程师们在制造"臭鼬"验证机时,复合材料的使用量达到了98%,同时还在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采用一种创新的低温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制造,使整架飞机的零部件还不到200个。
通常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固化需要在176.7℃的高温高压环境内实现。为节省投资,研制人员在制造验证机过程中采用了全新的低温制造工艺,分为两个步骤:先是在65.6℃下固化复合材料,稍后再进一步迅速固化。在此基础上,研制人员还利用粘合剂代替了铆钉,减少工作量,从设计上看有利于实现低雷达反射截面积。
"臭鼬"验证机在两个发动机舱之间设计了一个内部载荷舱,可以携带454公斤传感器或者武器。目前,"臭鼬"工厂正在与有关制造商协商,希望在今后几年内对可能应用于无人机上的各种传感器进行广泛验证。在此基础上,"臭鼬"的发展型可以安装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承担起情报搜集和监视/侦察任务,并考虑在今后的衍生型号中增加小直径炸弹(SDB)等武器,具备远程攻击能力。
目前,"臭鼬"工厂正在从事无人机先进自主飞行方面的研究,以减少任务管理和相关操纵等所需的昂贵人力成本。根据计划,2007年的试飞将研究一种三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软件,力图超越现有无人机系统的自主能力。
◎高入云霄
在"臭鼬"验证机研制中,洛马公司重点考虑了两个潜在任务领域,一是美国空军正在定义的"远程攻击"(LRS)系统,二是新一代情报、监视和侦察飞机。针对这两方面需求,"臭鼬"的设计巡航高度确定在2万米以上。在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得更加稀薄,翼身融合体的飞翼布局在气动性能上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迄今为止,任何飞翼式飞机都未曾到这个高度。B-2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在13700-15200米之间,这是飞翼式飞机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臭鼬"工厂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飞翼在这个高度上如何能够获得有效的空气动力效能,以便为今后研制类似布局的原型机获得更多数据。高空飞行还会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发动机排出的燃气会在尾部形成一条类似云带的凝结尾迹。在随后几个月内,工程师们将为"臭鼬"验证机的尾迹抑制系统设计各种传感器,希望有助于通过飞行控制软件消除凝结尾迹。
2005年11月,"臭鼬"验证机在内利斯基地进行首轮两次飞行试验,高度达到4570米。目前,这架验证机正在移向试验场的另一个地区,准备进行下一步试验,预计从9月份开始实施高空试飞,最终超过18280米高度。研制人员希望通过"臭鼬"验证机,在飞翼平台从未达到的高度上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工作情况。
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决定取消J-UCAS项目。主要因为美国空军和海军在UCAS发展方向上出现严重分歧,空军执意优先发展远程攻击能力,并将拟议中的远程攻击机和远程侦察机计划合并。由于缺乏投资,波音公司X-45C和诺格公司X-47B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暂停。在这种背景下,洛马公司自行投资的"臭鼬"验证机正在得到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关注。根据美国国防部提出的未来空地一体战理论,有人驾驶作战飞机将主要负责在防区外攻击敌方军事目标,而在防区内的打击各种目标的任务,将由新型攻击/轰炸无人机承担。该无人机能够有效突破敌方严密的防空系统,实施远程攻击和侦察任务。
洛马公司表示,"臭鼬"验证机只是一个高空技术验证平台,不会直接投入批生产。但已经考虑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一种设计方案,提交作为美国空军"远程攻击"计划的评审方案,在2007年接受正式评估。此外,洛马公司还有可能推出另一种"臭鼬"衍生方案,参与美国海军尚未完成定义的"广域海上监视"计划。如果美国海军希望拥有一种低可探测性无人机,"臭鼬"衍生型极有可能异军突起,取代目前正在竞争的诺格公司"全球鹰"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水手"。
毫无疑问,今日"臭鼬"验证机的初露端倪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洛马公司研制工作的不断进展,更多秘密还会接连曝光。究竟这只"初出茅庐"的小"臭鼬"今后会扮演何种角色,让我们拭目以待。
描述:图19 曾经名噪一时的"暗星"无人机
图片:
图片:
描述:图20 神秘的"臭鼬"无人机
图片:
图片:
描述:图21 洛马公司曾经提出的UCAV竞标方案,左为海军型,右为空军型。其企图独占美军战斗型无人机市场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
图片:
◆从幻想到显示的跨越-著名军事专家尹卓少将谈军用无人机
本刊记者 黄国志
一个略带凉爽的夏日午后,我们见到了尹卓将军。与平时在央视节目中出现相比,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更有亲和力、更睿智。在谈到军用无人机时,尹老表示他已经关注多年,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其实,对于军用无人机,普通军事爱好者很难能够接触到,影视、报刊等传媒就成了唯一的了解渠道。而至今对军用无人机描写最为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去年在国内上映的美国战争科幻影片《绝密飞行》(Stealth)。我们与尹老的谈话,就从这部展现军用无人机未来诸多发展端倪的电影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绝密飞行》中我们看到的军用无人机"埃迪"与通常概念中的无人机,在气动布局上已经大相径庭,其展示的战斗力也非目前军用无人机所能比拟。那么您认为,未来军用无人机的发展重点在哪些方面?
尹卓少将(以下简称"尹"):总的来讲,我认为未来的军用无人机重点要在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在系统建设上解决控制与通讯传输问题,二是在无人机子系统上发展新材料和新动力。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军用无人机搭载平台的发展。
我先谈一下军用无人机的控制问题。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通俗一点讲,就是无人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其可以说是整个无人机系统的核心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无人机的控制方式基本上为遥控式和预先编程两种。未来军用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应向人工智能化、信息处理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自主飞行、自主攻击,就像电影里"埃迪"所表现的那样。而且,也只有实现智能化控制,才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无人机。
在无人机逐步智能化的同时,通讯传输技术必须要相应发展。因为无人机的大量应用和实现人工智能,必然会带来无人机与地面指挥中心、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乃至无人机之间频繁的数据传输。如何保证高速数据链的带宽足够大、抗干扰和保密能力足够高、覆盖范围足够远,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无人机子系统而言,提高其自身技战术性能也很关键。我认为,主要的发展在两个方面:材料和动力。在材料上,现在世界上很多先进的无人机都大量使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基本满足了无人机在隐身、减重等方面的需求。将来,随着仿生技术的成熟,生物材料很可能会成为无人机的首选之一,比如利用蜘蛛丝编制而成的高韧性纤维材料和利用甲壳制成的高强度材料等。在动力上,未来的军用无人机也将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涡桨、涡扇发动机,还可能进一步采用柴油机、核动力装置、燃料电池,甚至在电影中出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新的动力装置将保证未来的无人机具有大航程、长航时的优势,比如美国计划研制的战区通讯中继无人机就要求续航时间以周甚至月来计算。当然,无人机机载设备和武器的发展也很重要,很多新能力有可能实现,比如远距离的图像识别功能等,只是目前还做不到像电影中"埃迪"那么夸张的程度。
以上这些只是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其搭载平台的发展。从美国海军现今的发展来看,如果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威胁,其核动力航空母舰将会继续存在,并成为未来军用无人机的主要海上搭载平台。但是,正是由于同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具备体积小、所需人员少等先天优势,两种全新的搭载平台一水下无人机母舰和空中无人机母舰才有可能出现。
按照我的设想,水下无人机母舰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有可能首先实现。以现有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或带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攻击型核潜艇为基础,将发射筒中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换成可折叠无人机,基本上就是一种水下无人机母舰雏形。从尺寸和重量上看,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以美国"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为例,该导弹起飞重量59.1吨,弹长13.42米,弹径2.1米,其所占用的发射筒空间和承重换成2~4架机翼折叠、x-47级别的无人机是不成问题的。再者,利用水下火箭助推技术发射无人机也比较容易实现。当然,为了适应无人机的装载,水下无人机母舰的发射装置不一定非要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等等,这就要根据所载无人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了。与现有的水面舰艇相比,这种水下无人机母舰的隐蔽性大大提高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存能力的增强,特别是面对来自空中乃至太空的威胁。
再一个我设想的,就是空中无人机母舰。只要核动力装置小型化和安全化得以实现,空中无人机母舰也是有可能出现的。这种空中无人机母舰通常在30公里左右的平流层,采用核动力装置,可进行环球飞行,搭载20架以上的战斗无人机,操作高度自动化等等。而且其控制范围和航行速度都要比水下无人机母舰大得多,同空军甚至未来的天军配合作战,效能将极大增强。
记:那么,从无人机的这些发展,能看出未来作战方式的某些端倪么?
尹:近几年军用无人机技术进步如此神速,事实上也正是应了作战方式的发展潮流,即从网络中心战向智能战的转变。而智能战的提出也在促进着无人机的普及。当然,导弹也能实现智能化,但与无人机相比,其效费比显然不高。
另一方面,智能化的提高也越来越凸现载荷而不是平台的重要性。据美国军方计算,普通无人机的平台造价每磅重量为1500美元左右,而其载荷造价则高达每磅8000美元。随着智能化的深入,这一比例还将更加悬殊,无人机价格也将更昂贵。比如"全球鹰"无人机目前的造价为6200多万美元,而F-35战斗机垂直/短距起降型的预计价格也不过6500万美元。
记:在影片中,"埃迪"被设想成是一种主要配备在航母上的战斗无人机。那么与陆军、空军用无人机相比,海军用无人机有何特殊之处?
尹:从硬件上看,海军无人机由于常年在舰上起降、海上飞行,首先对机体结构,尤其足起落架的强度要求比较高。这一点与有人舰载机的要求相同。这里除非特殊说明,我们所谈的无人机和有人机都是指固定翼飞机。再者,要在无人机的电气接口、转接部位等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盐雾腐蚀。
在软件上,海军无人机同陆军、空军用无人机差别比硬件更大。举一个例子,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对起降技术的要求比陆军、空军高的多。军舰总是在运动中,其每一次起降都是"新"的,对飞行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海军无人机的软件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在舰上的起降、回收,甚至常规降落不成功后的复飞等情况。鉴于未来无人机的高度智能化,其反应速度应该比人更快,在舰上起降时相对于飞行员会更容易,也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当然,如果是垂直起降无人机或者一次性使用的无人机,就相对简单多了。
记:"埃迪"的人工智能水平相当高,能够自主加油、主动攻击,影片中也提到了其采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无人机智能真的有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么?
尹:如果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无人机的发展就要求必须实现智能化。
从目前军用无人机发展来看,美国"捕食者"等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地攻击能力,但尚不具备空战能力。相对于空战,对地攻击对无人机的智能化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定的自主导航能力加上人员的遥控,就可以实现。而且其打击的多足固定目标或者机动性不高的目标,搜索、瞄准等相对容易一些。但空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无人机的智能化至少要达到人的思维水平,并具备一定的飞行员经验,以实现自主判断、自主攻击。如果在战斗型无人机上还采用人员遥控方式,面对情况复杂、瞬息万变的空战态势,其反应将大大后滞,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要达到人的思维水平,以现在大量普及的硅芯片技术来看,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其体积和规模将是非常惊人的。只有量子计算机或生物计算机技术成熟以后,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的小型化,可以装备在无人机上,而且其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有可能达到目前处理器的1000倍一10亿倍。再进一步讲,如果对人脑思维的研究也能随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有可能将-名或者多名飞行员的经验下载到无人机的智能系统中,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使之足以胜任空战任务。当然,也许无人机的智能系统也会产生一些类似于人的思维特征,比如喜欢表现自己、与人开玩笑、不守秩序、逆反情绪等等。
记:正如您刚才所说,武器一旦有了智能,就有可能做出违背人们意愿、甚至伤害无辜平民的事情。在影片中,"埃迪"坚持攻击恐怖分子的核武器基地,最终导致核烟尘飘向平民村落。您认为,将来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在战斗中,有人机和无人机谁将是主角?
尹:其实,只要无人机的智能水平达到或者超过人脑,就有可能做出违背人意愿甚至伤害到人的事情。进一步讲,如果无人机像"埃迪"那样最后产生了一定的感情,犯错的可能性还要大,这是无法绝对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比如在中央控制程序上"留后门"、在要害部位安装自毁装置等等。当然,这对于有一定智能的无人机来讲是不公平的,但为了保障人的安全,还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无人机和有人机谁是主角的问题,我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在作战指挥上,既然还需要有人机、需要人员来指挥和控制无人机,就说明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在未来战争中还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未来无人机的智能达到怎样高的一种程度,其行动都是要受到人的控制和制约的。因此,在指挥层面上,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具体到作战行动中,冲锋陷阵打主力的未必就是有人机,而很可能是大量无人机。由一架有人机控制多架无人机作战,这可能会成为未来空中作战的一个主要模式。
记:影片中还出现了"埃迪"与俄罗斯苏-37UB战机空战的一段镜头。如果未来真的出现无人机与有人机的空战,您认为无人机的优势体现在哪里?甚至有没有可能出现无人机之间的空战?
尹: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非常强,可以更有利地占据优势战位,抢先发射武器。而且无人机外形尺寸小,再加上良好的隐身性能,给有人机机载雷达的搜索和锁定都会带来一定困难。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一定要达到或者超过电影中"埃迪"的水平。如果是需要人遥控的无人机,在面对敌方的有人机时基本上没有优势可言,只有挨打的份。
今后,随着无人机的大量装备以及向作战任务的转变,无人机之间的空战一定会发生。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无人机之间的空战很可能是有人机空战的"放大"和"快放",而且有人机常用的战术在无人机空战中都会有所体现。就像我前面讲到的,如果无人机智能达到"埃迪"的水平,并且存储了飞行员的经验,其战斗模式也基本上与有人机差不多。有所不同的只是无人机的反应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人机的对抗实质就是系统的对抗,哪一方的C4ISR更强、哪一方的数据传输网络更完善等等,都将决定无人机空战的胜负。
记:近年来国外研制新型军用无人机可谓是如火如茶,型号层出不穷。那么,我国目前在军用无人机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从国外诸多军用无人机型号和影片中所出现的"埃迪"来看,对我国未来军用无人机发展有哪些启示?
尹:最近一段时期,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对军用无人机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外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我军无人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炮兵校射、打靶等领域,正在向侦察型无人机转变。在无人机的发展规划以及应用理念上,与国外还足有一定的差距。
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无人机,其实正是军事革命中对军队机械化、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而促成的。国外无人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互有继承,在其风光无限的背后,有着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支持。反过来,无人机的大量普及也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军事理论及战术思想的变革,符合了信息战争时代"信息系统空基化"的特征。因此,发展无人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首先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思想,然后进行不断探索,最终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对于我国未来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就像前面我讲的,主要攻关方向还足应该集中在四个方面:指挥控制、信息通讯、平台和载荷,以实现突破性的进步。在机型选择上,首先以长航时雷达型无人机为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一个包括攻击型、中继型等机型的无人机家族。同时,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要给予无人机以应有的重视,将其真正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范畴之中。总之,我认为,随着国家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重视,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国外水平并非梦想。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祝愿我军无人机发展更上一层楼,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更大的贡献。
-End-
本刊记者 黄国志
一个略带凉爽的夏日午后,我们见到了尹卓将军。与平时在央视节目中出现相比,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更有亲和力、更睿智。在谈到军用无人机时,尹老表示他已经关注多年,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其实,对于军用无人机,普通军事爱好者很难能够接触到,影视、报刊等传媒就成了唯一的了解渠道。而至今对军用无人机描写最为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去年在国内上映的美国战争科幻影片《绝密飞行》(Stealth)。我们与尹老的谈话,就从这部展现军用无人机未来诸多发展端倪的电影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绝密飞行》中我们看到的军用无人机"埃迪"与通常概念中的无人机,在气动布局上已经大相径庭,其展示的战斗力也非目前军用无人机所能比拟。那么您认为,未来军用无人机的发展重点在哪些方面?
尹卓少将(以下简称"尹"):总的来讲,我认为未来的军用无人机重点要在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在系统建设上解决控制与通讯传输问题,二是在无人机子系统上发展新材料和新动力。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军用无人机搭载平台的发展。
我先谈一下军用无人机的控制问题。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通俗一点讲,就是无人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其可以说是整个无人机系统的核心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无人机的控制方式基本上为遥控式和预先编程两种。未来军用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应向人工智能化、信息处理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自主飞行、自主攻击,就像电影里"埃迪"所表现的那样。而且,也只有实现智能化控制,才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无人机。
在无人机逐步智能化的同时,通讯传输技术必须要相应发展。因为无人机的大量应用和实现人工智能,必然会带来无人机与地面指挥中心、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乃至无人机之间频繁的数据传输。如何保证高速数据链的带宽足够大、抗干扰和保密能力足够高、覆盖范围足够远,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无人机子系统而言,提高其自身技战术性能也很关键。我认为,主要的发展在两个方面:材料和动力。在材料上,现在世界上很多先进的无人机都大量使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基本满足了无人机在隐身、减重等方面的需求。将来,随着仿生技术的成熟,生物材料很可能会成为无人机的首选之一,比如利用蜘蛛丝编制而成的高韧性纤维材料和利用甲壳制成的高强度材料等。在动力上,未来的军用无人机也将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涡桨、涡扇发动机,还可能进一步采用柴油机、核动力装置、燃料电池,甚至在电影中出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新的动力装置将保证未来的无人机具有大航程、长航时的优势,比如美国计划研制的战区通讯中继无人机就要求续航时间以周甚至月来计算。当然,无人机机载设备和武器的发展也很重要,很多新能力有可能实现,比如远距离的图像识别功能等,只是目前还做不到像电影中"埃迪"那么夸张的程度。
以上这些只是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其搭载平台的发展。从美国海军现今的发展来看,如果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威胁,其核动力航空母舰将会继续存在,并成为未来军用无人机的主要海上搭载平台。但是,正是由于同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具备体积小、所需人员少等先天优势,两种全新的搭载平台一水下无人机母舰和空中无人机母舰才有可能出现。
按照我的设想,水下无人机母舰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有可能首先实现。以现有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或带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攻击型核潜艇为基础,将发射筒中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换成可折叠无人机,基本上就是一种水下无人机母舰雏形。从尺寸和重量上看,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以美国"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为例,该导弹起飞重量59.1吨,弹长13.42米,弹径2.1米,其所占用的发射筒空间和承重换成2~4架机翼折叠、x-47级别的无人机是不成问题的。再者,利用水下火箭助推技术发射无人机也比较容易实现。当然,为了适应无人机的装载,水下无人机母舰的发射装置不一定非要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等等,这就要根据所载无人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了。与现有的水面舰艇相比,这种水下无人机母舰的隐蔽性大大提高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存能力的增强,特别是面对来自空中乃至太空的威胁。
再一个我设想的,就是空中无人机母舰。只要核动力装置小型化和安全化得以实现,空中无人机母舰也是有可能出现的。这种空中无人机母舰通常在30公里左右的平流层,采用核动力装置,可进行环球飞行,搭载20架以上的战斗无人机,操作高度自动化等等。而且其控制范围和航行速度都要比水下无人机母舰大得多,同空军甚至未来的天军配合作战,效能将极大增强。
记:那么,从无人机的这些发展,能看出未来作战方式的某些端倪么?
尹:近几年军用无人机技术进步如此神速,事实上也正是应了作战方式的发展潮流,即从网络中心战向智能战的转变。而智能战的提出也在促进着无人机的普及。当然,导弹也能实现智能化,但与无人机相比,其效费比显然不高。
另一方面,智能化的提高也越来越凸现载荷而不是平台的重要性。据美国军方计算,普通无人机的平台造价每磅重量为1500美元左右,而其载荷造价则高达每磅8000美元。随着智能化的深入,这一比例还将更加悬殊,无人机价格也将更昂贵。比如"全球鹰"无人机目前的造价为6200多万美元,而F-35战斗机垂直/短距起降型的预计价格也不过6500万美元。
记:在影片中,"埃迪"被设想成是一种主要配备在航母上的战斗无人机。那么与陆军、空军用无人机相比,海军用无人机有何特殊之处?
尹:从硬件上看,海军无人机由于常年在舰上起降、海上飞行,首先对机体结构,尤其足起落架的强度要求比较高。这一点与有人舰载机的要求相同。这里除非特殊说明,我们所谈的无人机和有人机都是指固定翼飞机。再者,要在无人机的电气接口、转接部位等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盐雾腐蚀。
在软件上,海军无人机同陆军、空军用无人机差别比硬件更大。举一个例子,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对起降技术的要求比陆军、空军高的多。军舰总是在运动中,其每一次起降都是"新"的,对飞行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海军无人机的软件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在舰上的起降、回收,甚至常规降落不成功后的复飞等情况。鉴于未来无人机的高度智能化,其反应速度应该比人更快,在舰上起降时相对于飞行员会更容易,也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当然,如果是垂直起降无人机或者一次性使用的无人机,就相对简单多了。
记:"埃迪"的人工智能水平相当高,能够自主加油、主动攻击,影片中也提到了其采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无人机智能真的有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么?
尹:如果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无人机的发展就要求必须实现智能化。
从目前军用无人机发展来看,美国"捕食者"等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地攻击能力,但尚不具备空战能力。相对于空战,对地攻击对无人机的智能化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定的自主导航能力加上人员的遥控,就可以实现。而且其打击的多足固定目标或者机动性不高的目标,搜索、瞄准等相对容易一些。但空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无人机的智能化至少要达到人的思维水平,并具备一定的飞行员经验,以实现自主判断、自主攻击。如果在战斗型无人机上还采用人员遥控方式,面对情况复杂、瞬息万变的空战态势,其反应将大大后滞,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要达到人的思维水平,以现在大量普及的硅芯片技术来看,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其体积和规模将是非常惊人的。只有量子计算机或生物计算机技术成熟以后,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的小型化,可以装备在无人机上,而且其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有可能达到目前处理器的1000倍一10亿倍。再进一步讲,如果对人脑思维的研究也能随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有可能将-名或者多名飞行员的经验下载到无人机的智能系统中,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使之足以胜任空战任务。当然,也许无人机的智能系统也会产生一些类似于人的思维特征,比如喜欢表现自己、与人开玩笑、不守秩序、逆反情绪等等。
记:正如您刚才所说,武器一旦有了智能,就有可能做出违背人们意愿、甚至伤害无辜平民的事情。在影片中,"埃迪"坚持攻击恐怖分子的核武器基地,最终导致核烟尘飘向平民村落。您认为,将来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在战斗中,有人机和无人机谁将是主角?
尹:其实,只要无人机的智能水平达到或者超过人脑,就有可能做出违背人意愿甚至伤害到人的事情。进一步讲,如果无人机像"埃迪"那样最后产生了一定的感情,犯错的可能性还要大,这是无法绝对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比如在中央控制程序上"留后门"、在要害部位安装自毁装置等等。当然,这对于有一定智能的无人机来讲是不公平的,但为了保障人的安全,还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无人机和有人机谁是主角的问题,我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在作战指挥上,既然还需要有人机、需要人员来指挥和控制无人机,就说明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在未来战争中还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未来无人机的智能达到怎样高的一种程度,其行动都是要受到人的控制和制约的。因此,在指挥层面上,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具体到作战行动中,冲锋陷阵打主力的未必就是有人机,而很可能是大量无人机。由一架有人机控制多架无人机作战,这可能会成为未来空中作战的一个主要模式。
记:影片中还出现了"埃迪"与俄罗斯苏-37UB战机空战的一段镜头。如果未来真的出现无人机与有人机的空战,您认为无人机的优势体现在哪里?甚至有没有可能出现无人机之间的空战?
尹: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非常强,可以更有利地占据优势战位,抢先发射武器。而且无人机外形尺寸小,再加上良好的隐身性能,给有人机机载雷达的搜索和锁定都会带来一定困难。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一定要达到或者超过电影中"埃迪"的水平。如果是需要人遥控的无人机,在面对敌方的有人机时基本上没有优势可言,只有挨打的份。
今后,随着无人机的大量装备以及向作战任务的转变,无人机之间的空战一定会发生。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无人机之间的空战很可能是有人机空战的"放大"和"快放",而且有人机常用的战术在无人机空战中都会有所体现。就像我前面讲到的,如果无人机智能达到"埃迪"的水平,并且存储了飞行员的经验,其战斗模式也基本上与有人机差不多。有所不同的只是无人机的反应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人机的对抗实质就是系统的对抗,哪一方的C4ISR更强、哪一方的数据传输网络更完善等等,都将决定无人机空战的胜负。
记:近年来国外研制新型军用无人机可谓是如火如茶,型号层出不穷。那么,我国目前在军用无人机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从国外诸多军用无人机型号和影片中所出现的"埃迪"来看,对我国未来军用无人机发展有哪些启示?
尹:最近一段时期,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对军用无人机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外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我军无人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炮兵校射、打靶等领域,正在向侦察型无人机转变。在无人机的发展规划以及应用理念上,与国外还足有一定的差距。
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无人机,其实正是军事革命中对军队机械化、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而促成的。国外无人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互有继承,在其风光无限的背后,有着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支持。反过来,无人机的大量普及也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军事理论及战术思想的变革,符合了信息战争时代"信息系统空基化"的特征。因此,发展无人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首先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思想,然后进行不断探索,最终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对于我国未来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就像前面我讲的,主要攻关方向还足应该集中在四个方面:指挥控制、信息通讯、平台和载荷,以实现突破性的进步。在机型选择上,首先以长航时雷达型无人机为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一个包括攻击型、中继型等机型的无人机家族。同时,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要给予无人机以应有的重视,将其真正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范畴之中。总之,我认为,随着国家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重视,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国外水平并非梦想。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祝愿我军无人机发展更上一层楼,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更大的贡献。
-End-
描述:图22 尹卓少将
图片:
图片:
描述:图23 目前,无人机地面站设置多为操控台(图)。未来,随着无人机智能化的提高,有可能出现影片中那样的监视台
图片:
图片:
描述:图24 尹卓少将为勉励本刊读者的题词
图片:
图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