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4日星期六

国家地理 震撼与威慑


  在《震撼和威慑:迅速占据优势》一书中,作者哈兰-K-尤尔曼(HarlanK.Ullman)和詹姆斯-怀德(JamesWade)阐述了一种新的军事战略:“彻底摧毁和挫败敌方的抵抗意志,迫使敌方别无选择,只有接受我们的战略意图和军事目的。”尤尔曼和怀德都曾在美军方任职。被过滤广告

  这一理念很快引起了拉姆斯菲尔德的关注和欣赏,他于2001年成为美国的国防部长,并把这种观念带入五角大楼。1999年4月,在克林顿政府发动对南联盟的攻击时,拉姆斯菲尔德曾向CNN表示,美军的攻击还不够有力,“按部就班总是伴随着风险。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是震撼和威慑,进而迫使敌人改变他们的如意算盘。”

  尤尔曼现在是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他在CSIS网站上指出,他是“震撼和威慑”军事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后来这一概念被五角大楼采纳。

  在尤尔曼和怀德的文章中,他们写道,美国必须发展出一种新的军事学说,以适应后冷战时代的需要。

  他们指出,相对任何潜在的对手而言,美国军队在“军舰、坦克、飞机、武器,尤其是有能力的战斗人员”方面都占据优势。但是,“我们的对手可能在未来改变冲突的性质,尽可能使美国无从发挥这些优势。如果我们无视这种可能性,我们仍将面临风险。”

  他们总结出了“震撼和威慑”学说的七个要素:

  目的:控制对手的意志、感知和理解力;

  使用武力的目的:控制对手的意志、感知和理解力,精确地使对手无力做出反应,无法抵抗;

  武力规模:可能小于敌方,但是必须在技术、训练和技巧上占据绝对优势;

  范围:全方位的整体战争;

  速度:一切军事行动的基本要素;

  人员伤亡:尽可能降低双方的伤亡;

  实施手法:麻痹、震撼、瓦解、拒绝、摧毁。(春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